【年度報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淮南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十六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5-01-20 09:31信息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字大?。篬    ] 背景色:       

2025113  在十六屆市政協四次會議上)

 

各位委員:

我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六屆淮南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十六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請予審議。

一、提案及辦理情況

十六屆市政協三次會議以來,全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六個新突破”目標任務和“五大攻堅行動”,充分運用提案履職盡責,提出提案309件,經審查立案243件。所提建議已采納或基本落實的94件,占38.68%;列入計劃的142件,占58.44%;留待參考并作了解釋說明的7 件,占2.88%。提案者反饋滿意和基本滿意率達100%。

(一)緊扣產業轉型,在釋放經濟發展活力上集思廣益。圍繞科技創新、新興產業、民營經濟等方面提出提案62件。關于打造壽縣新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等建議,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責任清單2024-2027》出臺,合淮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及3個方案獲省政府批復,蔚來汽車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煤系固廢高值化利用等建議被《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吸納。關于創新民營企業項目融資擔保措施等建議,有力支持了制造業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和科技型小微制造企業的發展。關于新興產業招大引強等建議,推動建成高新區新型顯示產業園、新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關于構建“產教融合”協同體系等建議,促進了新興產業相關中職專業點和產業教授崗位的設立。

(二)緊扣城市更新,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上建言獻策。圍繞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完善道路基礎設施、豐富城市文化內涵、改造提升生活配套設施等方面提出提案44件。關于建設淮南九龍崗煤礦遺址公園、大通區工業旅游走廊等建議被相關部門列入九龍崗歷史地段及周邊整體提升項目建議書中。關于改善道路交通照明和增設便民充電設施等建議,部分道路照明項目列入政府投資性計劃,主城區路燈節能及智慧化管控升級改造工作有序開展,新增停車位28251個、充電接口17646個。關于山南新區道路命名的提案得到及時落實,關于提升體育健身環境的建議,促成新建健身步道15.4公里、口袋體育公園5處,維修升級改造健身點87個。

(三)緊扣鄉村振興,在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上匯智聚力。圍繞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深化農旅融合、農業人才培養和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提出提案22件。關于發揮鄉村特色產業優勢、農產品加工業轉型等建議,推動綠色食品產業基金設立;關于“打造千億級淮南牛肉湯產業”的建議在高端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規劃、淮南牛肉湯產業發展規劃中得到體現;牛肉湯預制菜工作受到張曙光副省長點名表揚。發展鄉村“采摘+旅游”、重點支持鄉村旅游促進文旅消費等建議,市級層面設立鄉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200萬元,對相關項目、品牌建設等方面實行獎補。發展電子商務的建議,推動了體驗購物、中央廚房和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業態和產品的開發。加強農業人才培養等建議推動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新組建1個科研平臺、6個專家服務基地,1個省級科技特派團和2個市級科技特派團,對接服務全市1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16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關部門采納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建議,布局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網點263個,壽縣獲省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督查激勵。

(四)緊扣生態修復,在建設宜居宜業美好家園上出謀劃策。圍繞黑臭水體治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提高廚余垃圾利用率、改進農村污水治理方式等方面提出提案11件。加大鄉村黑臭水體治理等提案被相關部門充分吸收采納,推動制定《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關于嚴格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等提案,為市城管部門出臺《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提供了有力支持,垃圾分類全國評估排名晉級二檔“成績較好”序列,跨入全省第一方陣。關于廚余垃圾綜合利用的提案,市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整治專項行動,在全省率先實現廚余垃圾“油、渣、水”全量資源化綜合利用,相關項目獲省級環境保護科研項目立項。關于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提案,推動完成38個行政村污水治理工作,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出水合格率逐年提升。

(五)緊扣社會治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心用情。圍繞化解鄰里糾紛矛盾、小區物業管理、交通安全、教育資源均衡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夜間經濟等方面提出提案104件。針對推深做實人民調解工作等建議,市相關部門建立聯席會議、信息數據集中歸集等機制,打造“老娘舅”“謝大姐”“銀齡工作室”等調解品牌。針對電動三四輪車交通安全管理的建議,市公安局會同相關部門重點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強化電動三四輪車全鏈條管理。有關建立優質教育集團的建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形成淮師附小、實驗中學、洞山中學等教育集團。關于加快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等建議,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開展“物業+養老服務”和失能老人幫扶行動試點,建成3家省級示范性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滿足周邊老人助餐助浴、康復護理、事務代辦等養老需求。城市管理部門積極回應委員們對發展夜間經濟的呼聲,探索出“流動攤點固定化、固定攤點規范化、規范攤點精品化”管理服務模式,實現市容、繁榮、民生的有機統一。

二、提案工作情況

一年來,市政協常務委員會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協商民主機制、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重要部署,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注重質量、講求實效”的工作方針,以提高提案質量為突破口、以提高服務質量為保障、以提高辦理質量為目的,較好完成了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一)以市委書記督辦為引領,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繼續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開展市委書記領銜督辦重點提案活動。召集市營商辦、財政局、公管局等部門座談討論,聚焦短板弱項提出“問題與建議清單”,向各民主黨派和相關委員定向征集系列提案;市委召開啟動會,部署安排提案辦理工作。蔡宜驊主席率隊前往市財政局,詳細了解提案辦理進展情況,提出督辦意見;分管副主席分別牽頭各調研督辦組,通過現場調研、召開協調會,明確辦理路徑和落實措施。對照“問題與建議清單”,開展“跟進式”督辦,督促進度較慢的責任單位加快辦理。在任澤鋒書記等市領導高度重視和直接推動下,相關部門和縣區共同努力,辦理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全省排名、營商環境重點指標排名和“獲得金融服務”“招標投標”“企業開辦注銷”“獲得電力”“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指標均實現全省爭先進位。

(二)以黨政領導督辦為契機,不斷完善督辦格局。推進市黨政領導、市政協領導聯合督辦重點提案工作常態化,遴選“建設市新能源汽車商業綜合體”等7件重點提案,專門制定督辦工作方案,及時動員部署。市領導帶隊,專委會全程參與,召開推進會、協商會,開展督辦督查、座談協商、民主監督活動,推動提案辦理取得實效。張志強市長、蔡宜驊主席聯合督辦的《關于建設市新能源汽車商業綜合體的提案》,綜合考慮地理位置、人口集聚、消費能力等方面因素,擬在高新區建設新能源汽車商業綜合體,謀劃建設集整車展貿、汽車生活、交付中心、售后服務等于一體的多元汽車生活空間。張勁松常務副市長、陳永多副主席聯合督辦《關于促進孤堆回族鄉鄉村振興的提案》,爭取到市級110萬元專項支持,孤堆回族鄉農事服務中心、糧食收儲項目基本建成。

(三)以提案“三個質量”為抓手,強化提升履職質效。一是做好量與質關系的引導。堅持提案“重質量不重數量”導向,開展“提案撰寫月”活動,倡導委員每年集中精力提出一件高質量提案,做到一事一案、簡明扼要,切實增強提案建議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發揮優秀提案的帶動作用。推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市政協各專委會將協商議政成果轉化為集體提案,引導界別活動組對委員反映集中的問題,通過協商研究,整合提煉為集體提案,2024年共形成集體提案55件。兼顧提案質量和辦理實效,評選9件優秀提案。三是深化協商督辦。市政府辦針對“表示諒解”的提案,市政協提案委針對“不滿意”的提案,采取聯合督辦的方式開展“回頭看”,推動承辦單位落實面商、調研等各環節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提案者、承辦單位有效溝通協商機制。四是做好服務與宣傳工作。積極搭建委員知情明政平臺,運用政協大講堂、情況通報會等形式,開展政協網上書院活動,使委員們直觀了解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品質提升情況,為下一步積極建言做好準備。加大提案工作宣傳力度,擴大政協提案的社會影響,在市級以上媒體刊發稿件40余篇。

(四)以完善工作制度為保障,持續健全運行體系。將修訂《提案工作條例》納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提案辦理考核辦法》列入年度工作要點。著重對市委書記領銜督辦和市黨政領導、市政協領導聯合督辦重點提案經驗做法加以固化,細化重點提案產生、督辦工作規程和標準,完善提案辦理工作考核辦法和評價體系,對簽收、辦理、答復各個環節進一步明確,引導部門進一步提升提案辦理質量。新修訂的“一條例兩辦法”連同已出臺的《提案審查工作細則》《提案辦理協商辦法》《優秀提案評選表彰辦法》共同構建了“1+5”制度框架體系,優化提升了提案提、立、辦、督、評等環節流程,能更好發揮制度文件的科學指導作用,推動政協提案工作制度“率先成熟、率先定型”。

一年來,提案工作有了新的進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提案質量還不夠高、提案辦理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還不強、提案成果運用和反饋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提案服務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等,這都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改進。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市政協提案工作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熱點、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難點、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堵點問題,以及“十五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更好地發揮提案在履行職能中的重要作用。

(一)政治引領,進一步服務中心大局。深刻把握提案工作的政治屬性,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將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落實到提案工作的各方面,確保提案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引導政協委員和參加單位及時全面了解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決策部署,切實做到黨委政府工作決策部署到哪里,提案就跟進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凝聚到哪里。

(二)狠抓源頭,進一步提高提案質量。一是加大重點提案策劃征集力度。落實《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由市政協分管領導牽頭,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參與,深入一線調查研究,策劃打磨一批情況清楚、分析準確、建議可行的高質量提案,作為重點提案報市黨政領導督辦。二是提高集體提案比重。將上年度重點民主協商和專項民主監督、專題調研的成果,按照“切口小、建議實、操作性強”的要求,及時轉化成集體提案;落實《關于進一步發揮界別作用的工作意見》,督促各界別緊密結合履職工作,每年提出1-2件集體提案,進一步優化提案結構。三是提升委員提案質量。組織委員參加學習培訓、政協大講堂、政協網絡書院,深度參與重點民主協商、視察監督和專題調研等履職活動,幫助委員了解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對發現的突出問題、重要建議及時轉化成提案;編寫《優秀提案選編》等輔導材料供委員學習參考。

(三)加強協商,進一步強化督辦成效。強化提案工作全程協商機制,對照營商環境目標任務,聚焦涉企服務事項中的短板弱項,點單交辦“問題與建議清單”,開展高規格辦理協商,助力企業紓困解難,進一步放大市委書記領銜督辦重點提案品牌效應。堅持并完善市黨政領導、市政協領導聯合督辦重點提案機制,通過黨政領導牽頭開展專題調研,定期聽取重點提案辦理情況匯報,推動重點提案建議有效落實。

(四)優化服務,進一步增強工作合力。對標對表全國政協、省政協新部署、新要求,學習借鑒兄弟市政協先進經驗,加強提案委自身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專業化、精細化水平。推進提案工作信息化建設,充分運用新技術賦能提案工作,對“智慧政協平臺”提案板塊優化升級,基本實現提案從提到評全環節網絡化運行。深化“優秀提案”評選表彰機制,強化提案工作宣傳,講好提案故事,擴大社會影響,濃厚社會氛圍。

各位委員,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共淮南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拓創新、擔當作為,求真務實,奮力前行,推動政協提案工作開創新局面,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貢獻政協提案智慧和力量!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請您對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及時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斷完善。
  • 姓  名:

  • 聯系方式:

  • *內  容:

  • *驗 證 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