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淮南市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

發布時間:2025-01-13 15:20信息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文字大?。篬    ] 背景色:       

一、起草背景

2018-2023年,省政府、市政府連續兩個三年實施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三年行動,推進了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水平總體提升,為實施2024-2026年三年行動奠定了基礎。

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作出指示,由市民政局認真研究、起草我市貫徹落實的政策。

根據依據《安徽省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皖政辦〔202410號)文件精神及市政府要求,市民政局自202411月初,著手代市政府起草淮南市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2022年,市政府印發了《淮南市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計劃實施以來,在優化養老服務結構、健全養老服務市場、強化養老服務監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上看,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根據安徽省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2024-2026三年行動計劃的部署,制定了淮南市三年行動計劃。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一)文件立項、起草

根據省級文件精神和市領導要求,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11月初,親自召集辦公室、養老服務科等相關科室召開《行動計劃》起草會議,商討起草總體思路、主要內容,并指定局分管負責同志牽頭開展起草工作,1120日形成初稿。

(二)意見征集及反饋

20241122日,書面征求了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等22個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含經開區、高新區)的意見建議,共收到9家單位的12條意見,已采納5條。20241122-1222日,通過市民政局官網向社會征求意見,共收到4條反饋意見,均未采納。20241129日,市民政局牽頭召開《淮南市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編制工作研討會,邀請教體、文旅、醫保等多家部門共同研討文件,會上,對征求意見稿進行了再次完善。

(三)合法性審查及市場競爭性審查

20241217日,市司法局出具合法性審核意見;20241218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公平競爭審查意見書,保障了文件的合法公平性。

(四)政府會議審議

20241224日,《行動計劃》提請第17屆市人民政府第111次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

(五)正式發文

20241227日,《淮南市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市政府辦公室的名義正式印發。

四、工作目標

2026年,養老服務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覆蓋全體老年人、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水平有效提升,全市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五、主要任務

《行動計劃》以“構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明確養老服務領域“七大行動”。

一是養老服務一體化發展行動。聚焦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的有序銜接、農村養老服務與鄉村振興有效融合,明確了機構護理能力提升、優化社區居家養老供給、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等重點工作。提出了6項具體的量化任務,即到2026年底前,建成2個“物業+養老服務”示范點、打造2個以上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有20所以照護失能失智老人為主的區域性養老服務機構,建成26家以上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綜合體),新建農村幸福院不少于84個。

二是養老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聚焦養老服務品質提升明確了保障普惠養老服務、推進醫康養深度融合、深化養老服務數字賦能、加強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等具體工作,確定優化老年助餐服務供給、逐步建立醫養有序轉診、雙向轉介機制,開展養老機構等級評定等工作重點。量化了建設5家以上優質醫養結合機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80%以上、每個縣區至少建設2家智慧養老機構、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比例達到50%以上等工作任務。創新提出要讓數字賦能老年人生活,推進智慧醫療、智慧護理、智慧養老等應用場景落地。

三是養老產業促進行動。強調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調動養老服務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可持續發展。此部分確定了到2026年,打造不少于2個品牌連鎖化養老集團、推介養老產業項目不少于10個、建成不少于10家康復輔具租賃站點、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7000戶以上的具體任務。強調了鳳臺縣區域養老中心、壽縣縣級養老服務中心、壽縣失能特困人員養護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4個重點項目,并對“康輔”制造企業、老年教育市場的培育,“養老服務+”的發展模式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四是康養基地建設推進行動。明確了旅居養老的發展路徑,即是利用現有的旅游資源,打造旅居養老路線,推廣豐富的旅居養老產品和定制化服務,依托康養基地等,培育候鳥式、療養式、田園式養老新業態。同時,提出打造長三角康養基地,加快推進異地康養基地建設,增加各類老年人活動場所等。

五是協同發展環境優化行動。強調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簡化養老機構備案手續,公開扶持政策和投資指南,完善咨詢指導服務。并對智慧養老監管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相關要求。

六是養老領域人才培優行動。“人才儲備、人才培養、人才激勵機制”3個方面出發,提出引導就業勞動者從事養老服務,增設養老服務專業,積極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和職業技能培訓,完善養老服務補貼政策等任務,力爭到2026年,實現每百張養老機構床位擁有1名社會工作者、1名老年人能力評估員,全市養老護理員培訓人數累計超過1萬人次。

七是綜合監管效能提升行動。強調建立和完善養老服務監管機制,通過各類手段,加強對住建、消防、食品安全等的檢查力度。建立養老服務信用監管體系,通過“紅黑名單”,引導養老服務從業者誠信經營。

六、創新舉措

在提升失能老人照護能力方面,提出引入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規?;B老服務企業(組織)運營管理公辦養老機構,到2026年底,每個縣(區)至少建有1所以照護失能半失能人員為主的供養服務機構,滿足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高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機構養老需求。在發展農村養老服務方面,提出優化特困公辦機構布局,根據農村敬老院承擔的功能,將農村敬老院分為區域性敬老院和鄉鎮敬老院。區域性敬老院以收住失能半失能(含失智)特困人員為主,鄉鎮敬老院以收住自理特困人員為主。在2026年底前,新建84個農村幸福院,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在醫養結合方面,提出深入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2026年,全市建成5家以上優質醫養結合機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大道80%以上。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相關議事協調機制統籌指導作用,切實履行對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的經費投入、資源配置、政策引導、規劃引領、制度建設等職責,定期對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執行情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養老產業發展等有關情況開展評估。

(二)強化規劃和用地保障。支持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優先以租賃、先租后讓方式供地,支持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通過劃撥或租賃、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供地,支持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于養老服務、醫養結合項目建設。盤活利用城鎮現有空閑商業用房、廠房、校舍、辦公用房、培訓設施及其他設施提供養老、醫養結合等服務,并適用過渡期政策,5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

(三)強化資金保障。完善一般公共預算資金和彩票公益金共同投入機制,確保本級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中養老服務類占比不低于55%。

(四)強化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通過銀行貸款、融資租賃、信托計劃等方式,加大對養老經營主體的融資支持。鼓勵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出臺針對養老產業的專項信貸政策,拓寬貸款抵質押品范圍。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真貫徹落實《淮南市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出臺配套政策,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九、政策咨詢渠道

解讀機關:市民政局

解讀科室:養老服務科

解讀人:李浩

聯系電話:0554-6673261

    正在更新中...
為進一步了解掌握社會公眾對政策執行效果的反饋與評價,請您對該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我們將及時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斷完善。
  • 姓  名:

  • 聯系方式:

  • *內  容:

  • *驗 證 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