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關于《淮南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解讀
一、背景和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11條第2款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職權審查和批準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計劃和預算及其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監督政府債務,監督本級人民政府對國有資產的管理。
《關于淮南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的起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通過年度計劃的目標任務和項目安排,增強對全市經濟社會工作的引導性和約束性,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一是貫徹落實中央、省決策部署。計劃報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于淮南自身發展階段,錨定“六個新突破”目標任務,一以貫之深入推進“五大攻堅行動”,全力做好穩增長、促轉型、抓改革、擴內需、惠民生、保安全等各項工作,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社會大局保持安全穩定,在2025年目標預期安排上以合理的增長目標,引導各方把工作重點放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
二是與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保持一致。計劃報告注重銜接落實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在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精神和框架下進行細化和補充說明。在內容上突出2024年計劃執行情況、2025年預期目標和計劃安排,在體例上符合向人大報告的要求。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一是前期準備階段。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開展2024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預計及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預測,提出2025年指標計劃盤子初步考慮,向市委、市政府匯報。
二是文稿起草階段。11月啟動了計劃報告起草工作,組建工作專班,經收集多方資料和研究討論,于11月下旬形成初稿,并與政府工作報告初稿進行銜接。
三是征求意見階段。先后3次向各縣區、開發園區、市有關部門征求意見。1月5日通過了市政府第112次常務會議審議,并結合中央及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修改完善,1月7日通過了市委常委會審議。
四、工作目標
綜合當前形勢,立足于我市實際,本著實事求是、積極進取、能快則快的原則,統籌年度計劃與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和市“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相銜接,2025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預期目標安排如下: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城鎮新增就業2.7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與全省保持一致,糧食產量及播種面積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碳排放及生態環境質量完成省下達年度目標任務。
五、主要任務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擴大內需、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持續推進“五大攻堅行動”,加快實現“六個新突破”,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嶄新篇章。
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一是聚焦全方位擴大內需,夯實經濟向上向好發展基礎。二是聚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統籌推進科教人才融合發展。三是聚焦守好實體經濟根基,加快構建具有淮南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是聚焦更深層次改革,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五是聚焦更高水平開放,持續釋放區域聯動發展勢能。六是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七是聚焦城鄉融合發展,著力深化人民城市建設。八是聚焦減污降碳協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九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六、保障措施
堅持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代表的監督支持下,認真采納市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全市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七、解讀人及政策咨詢電話
解讀科室:國民經濟綜合科
解讀人:曹晨輝
聯系電話:0554-66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