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久裆俊痘茨鲜腥嗣裾k公室關于印發淮南市城市更新辦法(試行)的通知》
2025年3月,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淮南市城市更新辦法(試行)》正式印發實施?,F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及過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市更新工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均作出專門部署。為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加快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補齊民生短板、完善公共設施,研究制定了《淮南市城市更新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制定出臺《辦法》既是將我市城市更新工作納入法制化管理的現實需要,也是落實住建部有關要求的制度支撐。當前,省級層面尚未出臺系統性的城市更新規范性文件,全國僅有少數地市制定了城市更新辦法或實施意見,省內合肥、淮北分別于2022年、2023年出臺了城市更新暫行辦法。從各地市出臺文件看,總體框架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工作機制、規劃計劃、項目實施、資金籌措、政策支持等內容。2024年9月,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 深入開展城市更新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優化規劃管控要求、創新實施路徑、拓寬融資需求等方面的支持措施。
為扎實做好《辦法》起草工作,在遵循上位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根據《關于推進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 深入開展城市更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參考無錫、南通等城市好的做法,結合我市實際,系統性提出相應規定,經組織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有關部門、屬地政府多次征求意見座談,并書面征求了各縣區政府(園區管委會)、市有關部門共26家單位意見,經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和市市場監管局公平性審查,形成《辦法》(送審稿)。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一是明確更新工作要求。加強更新工作頂層設計,從規劃、策劃和方案三個層面,從源頭上加強審查把關,高標準推進;二是明確更新路徑。按照片區化、系統化思路,統籌多方資源和資金,滿足市民多元化需求;三是提升行政效能。簡化審批流程,減少政府直接更新改造的財政負擔,保障片區更新方案落地。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一)文件起草。2025年1月-2月,市住建局按照國家和省級住建部門有關要求,在現行政策基礎上,組織對相關工作開展調研并起草了《辦法》(初稿),經局內部充分研討修改形成《辦法》(討論稿)。
(二)征求意見。2025年2月,采取網上征求公眾意見,書面征求部門意見,召開組織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等有關部門及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意見征集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吸納各方意見建議。
(三)相關審查。2025年3月21日,通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平競爭審查。2025年3月30日,通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
(四)會議審議。2025年3月31日,經市政府第12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五)文件印發。2025年4月14日,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并正式實施。
四、工作目標
堅持體檢現行,系統化梳理更新片區問題,以內涵式、集約化發展為路徑,通過盤活存量房產和低效用地,彌補功能短板,改善民生,促進各類業態植入,推動產業升級,提振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質。
五、主要內容
《辦法》(送審稿)共八章42條,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總則部分。一是明確了城市更新的內涵原則,《辦法》適用范圍是市轄區城市建成區。二是明確了城市更新項目的類型,主要包括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三類。三是明確了城市更新的方式,主要包括拆除重建、整治提升、拆整并舉、新建補齊等方式,并規定了建筑物拆除的5項條件。
第二章,工作機制。總體按照“市級統籌,區級負責”的工作原則,一是市政府領導和統籌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的城市更新行動領導小組;二是區政府、園區管委會是本轄區城市更新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實施本轄區內的城市更新工作。三是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協同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四是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公眾參與機制,依法保障公眾在城市更新活動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第三章,規劃計劃。形成“城市體檢—專項規劃—片區更新方案—項目實施方案”的實施體系。一是堅持城市體檢先行,將城市體檢體檢報告作為更新行動計劃的重要依據。二是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經審議通過,報市政府批復后向社會公示。三是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負責編制片區更新方案、單元規劃及組織實施。
第四章,項目實施。一是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制定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二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依法確定實施主體。三是堅持運營前置,引育高品質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四是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等要求,縮減審批時限、優化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能。
第五章,支持政策。根據國家、省、市現行有關政策,形成政策合力,支持和保障城市更新。一是針對不同項目的改造要求,可結合實際情況適度調整各類規劃指標(容積率、綠地率、日照距離等)。二是針對微更新、微改造項目可制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辦理施工圖審查、許可、消防審驗時可免提交規劃許可證。三是針對無法滿足現行標準的城市更新項目,應較實施更新前綜合有所提升,不低于原建造時的技術標準和等級。四是城市更新項目涉及土地出讓的,可采取帶設計方案出讓等方式辦理供地手續。五是結合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可以合理轉換。六是支持采用“帶押過戶”辦理轉移登記。七是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核定優化容積率、執行差異化的規劃設計技術標準,突出保障民生和激勵公益貢獻的政策導向。八是鼓勵采用綠色、低碳、智能技術,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相關減、免、緩政策。九是其他事項,按照“一事一議”原則提出支持政策,報市政府研究確定。
第六章,資金籌措。明確了城市更新資金的多渠道來源及利用,發揮各級財政專項資金作用、向上爭取資金,統籌用于支持城市更新項目建設。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更新,更新片區(單元)項目采取區域統籌,促進更新單元(片區)內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第七章,監督管理。明確了考核機制、資金監管和責任追究,確保城市更新工作有序進行。
第八章,附則部分。明確了各縣區政府對《辦法》執行和應用。
六、創新舉措
(一)建立了城市體檢更新傳導機制。堅持“無體檢不更新”的工作理念,明確成果運用,突出體檢工作的重要性,是城市更新工作的發動機。
(二)豐富了城市更新方式。堅持拆整結合,科學制定更新內容和方式,突出對城市空間形態和功能進行保護、整治、改善、優化,彌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活力。
(三)整合了現行可適用的土地政策。堅持以人為本,突出民生與安全,因地制宜,鼓勵和引導多元化改造方式,推進內涵式、集約化發展。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強績效評估
對城市更新相關工作涉及的市政府相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有關責任單位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委托第三方開展城市更新情況績效評估。
(二)強化全過程監督
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組織領導,項目過程調度和資金使用監管,嚴格控制建設管理成本,實行審計全過程監督,確保項目落地見效,保障資金使用安全。
(三)加強政策宣傳
通過政府官網、政務新媒體(微信、抖音)發布政策解讀,以通俗語言講解城市更新全流程;挖掘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通過融媒體報道等方式,直觀呈現城市更新改造成效和創新做法,營造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八、政策咨詢渠道
解讀機關:淮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解讀科室:城市建設科
解 讀 人:艾軍
咨詢電話:0554-53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