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淮南市12345熱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開通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有關單位:
《淮南市12345熱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開通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3年2月15日
淮南市12345熱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
開通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全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堅持嚴的基調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會精神,踔厲奮發提升為企優環境效能,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12345熱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秘〔2023〕6號)要求,為進一步提升12345熱線便民為企服務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暢通各類市場主體訴求直達機制,依托12345熱線開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受理為企服務事項相關咨詢、投訴、求助、建議。為企服務事項按時辦結率、按時反饋率、合理訴求問題解決率分別達99%以上,企業滿意率達98%以上。
二、工作任務
(一)開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根據省部署要求,2月底前12345熱線依托為企服務專席,開通“營商環境監督分線”,企業撥打“12345”按“0”號鍵直達服務專席,24小時受理相關訴求。服務專席負責受理涉企政策咨詢、營商環境監督等為企服務事項。涉及省級職權范圍的,轉省12345熱線受理,做到企業訴求全記錄、咨詢答復一口清、解難紓困一站式。
(二)配強“政策專員”。以涉企部門政務服務窗口首席代表為骨干,以熟悉涉企政策工作人員為基礎,配齊配強“政策專員”隊伍,通過三方通話連線“政策專員”為企業提供點對點政策咨詢服務,無法實時答復的事項,“政策專員”向企業說明后可暫時掛斷,在30分鐘內再主動回電答復。12345熱線于通話結束后1個小時內進行回訪,確認企業滿意度。建立“政策專員”連線聯動和激勵機制,開展企業訴求答復“好差評”,保障為企服務質效。
市相關單位(詳見附件1)要從本單位政策法規、審批服務及有關科室中,指定2—5名熟悉政策法規、辦事流程及涉企政策的業務骨干作為“政策專員”,形成專家庫,為企業提供“專家門診”。各縣區、園區要指定10名左右“政策專員”。“政策專員”名單于2月24日前報12345熱線匯總(報送格式詳見附件2,電子郵箱:11185101@qq.com)。
(三)建立聯動機制。根據省部署,加快12345熱線平臺與省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數據聯通、資源共享,企業通過“營商環境監督分線”反映訴求辦理一次評價不滿意件,轉省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二次辦理。對嚴重損害營商環境、涉及違紀違法和需追查問責的問題線索及時按程序移交有關單位。
(四)優化平臺功能。壓實涉企部門責任,充實完善熱線知識庫,進一步發揮業務支撐作用。市相關單位要抓緊完成本單位涉企政策及審批服務事項梳理,形成本部門為企服務知識手冊,于2月28日前通過12345熱線平臺知識庫完成上傳,建立全市為企服務知識庫,并及時更新(知識庫報送格式宜采用“一問一答”格式,杜絕僅將政策文件簡單復制粘貼)。細分各類市場主體,建設“營商環境監督分線”重點事項庫,對各縣區、園區、各部門“對待企業不能一視同仁、兌現政策不能一諾千金、流程再造不能一順到底”的有關投訴,清單管理、閉環運行、重點督辦。
(五)探索數據輔政。強化對各類市場主體訴求分析,精準研判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問題。以月報、季報、年報、專報等為載體,對集中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精準分析研判,提出專項治理建議,報市委、市政府。
(六)加強培訓交流。常態化開展服務專席人員業務練兵活動。不定期組織涉企部門赴熱線開展政策解讀培訓。加強與先進地區溝通交流,充分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
(七)強化宣傳推廣。利用各類媒體和平臺,宣傳“營商環境監督分線”的受理范圍、辦理流程、功能作用等,有效擴大社會影響,引導更多市場主體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反映訴求,讓12345熱線更好發揮營商環境“晴雨表”作用,助力淮南高質量發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和市直有關部門、駐淮有關單位要將“營商環境監督分線”工作作為為企優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明確專人負責本區域、本部門的實施工作,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二)凝聚工作合力。12345熱線要主動加強與各縣區、園區及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及時解決“營商環境監督分線”設立和運行管理中的問題,各有關單位和機構要主動配合,共同做好銜接、落實工作。
(三)嚴格通報考核。將“營商環境監督分線”有關工作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對企業訴求辦理情況、“政策專員”工作情況等及時進行通報,對創優服務方式,獲得企業認可的給予加分激勵;對行動遲緩、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的進行督查督辦和通報。
附件:1.營商環境監督分線政策專員報送單位名單
2.營商環境監督分線政策專員匯總表
附件1
營商環境監督分線政策專員報送單位名單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體育局、市科技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醫療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投資促進局、市稅務局、淮南市消防救援支隊、國網淮南供電公司、淮南首創水務公司、淮南中燃公司。
各縣區、園區。
附件2
營商環境監督分線政策專員匯總表
單位(蓋章):
序號 |
單位名稱 (具體到科室) |
姓名 |
職務 |
專項服務 領域 |
聯系方式 (手機號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