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之年”打好“關鍵之戰”
——我市綜合施策全力推進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
中央環保督察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是老百姓口中的“環保欽差”。
2017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在落實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環?!按罂肌敝?,我市提高政治站位,真落實、真整改,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精準綜合施策,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到位。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23項,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17項,未完成整改問題6項,包括大氣污染問題,畜禽養殖問題,工業園區突出環境問題,淮河流域水污染問題,水污染防治工作滯后等5項需2020年完成整改問題;另一項是群眾身邊環境問題是全省共性問題,需要立行立改,長期堅持。信訪件231件完成整改231件。
2018年中央“回頭看”反饋5個問題,3個全省共性問題,2個個性問題。其中黑臭水體問題、八公山風景名勝區問題整改達到序時進度。2018年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信訪件170件,完成驗收158件,正在推進整改12件。
2019年省督察交辦信訪件423件,截至目前,完成整改371件,正在整改的52件。2019年省督察反饋問題共7個方面51個問題。主要包括:煤系固體廢棄物統籌謀劃不足、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實施不規范、八公山等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建設屢禁不止、控煤工作滯后、控塵問題突出、控車推進不力、焦崗湖瓦埠湖水質不達標、黑臭水體整治不力、污水管網覆蓋不到位、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不到位等多個問題,目前初步完成整改14個,其余問題正在整改之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我市將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務實的作風、最嚴格的標準、最有力的措施,加快步伐,攻堅奪隘,關鍵之年打好關鍵之戰,堅決抓好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精準發力,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緊緊抓住降低PM2.5濃度的核心任務,聚焦“五控”措施,優化“四大結構”,突出重點時段,緊盯重點領域,強化揚塵、散煤、散亂污、柴油貨車等專項整治,著力改善全市大氣環境質量。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斷提高。
多管齊下,全力攻堅水污染防治。強化調度督查,補缺補差,確保通過《水十條》終期考核。圍繞“劃、立、治”,加強鄉鎮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到2020年底,淮河干支流7個國考斷面年均值達標率100%,重點湖泊年均值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市級、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突出重點,持續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大督查指導力度,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實行問題清單動態管理,逐個銷號。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全面開展危廢管理大排查。確保2020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緊扣任務,著力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針對省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明確時間節點、細化整改任務,確保問題整改。加快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銷號工作,推進“23+N”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對風景區違建、黑臭水體、畜禽養殖問題、磚瓦窯廠、餐飲油煙、矸石堆場問題等重點督導,督促整改單位加快推進。
保持高壓,全面加強環境監管執法工作。強化核與輻射環境安全監管,依法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加強隱患排查,切實做好環境風險防范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加強“12369”舉報熱線運行管理,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環境問題。堅持網格化管理和“雙隨機”檢查制度,對群眾反映強烈、屢查屢犯的嚴重違法問題重點查處。
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