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公開2019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
2019年9月24日至10月30日,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淮南市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0年4月1日,省督察組向淮南市反饋了督察意見,并移交了責任追究問題清單?;茨鲜形?、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沈強對督察整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照單全收、集中攻堅、重點突破,全力推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見底清零。市長張孝成要求要抓緊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健全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標準清單、責任清單“四個清單”,確保所有問題整改到位、取得實效?;茨鲜屑皶r研究制定了《淮南市貫徹落實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全面部署并系統推進整改落實。目前,《整改方案》全文已在淮南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淮南市生態環境局網站公布。
《整改方案》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治理、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等長效機制,努力把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綠色淮南美好家園。
針對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梳理并形成了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措施清單(51項),逐項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標準清單和責任清單,壓緊壓實屬地監管責任。
《整改方案》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推進整改,堅持因地制宜,有序推進整改,堅持標本兼治,長效推進整改,堅持依法依規,從嚴推進整改,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保障群眾利益。
《整改方案》提出了整改目標,即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任務,交辦的信訪件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全市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地表水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74.5%以上,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于Ⅲ類比例達到100%,地表水喪失使用功能(劣于Ⅴ類)的水體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縣級以上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到2020年底,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整改方案》提出了8個方面的整改重點舉措。一是提高站位,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健全完善管發展、管生產、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工作責任體系。二是鎖定問題,全面開展生態環境問題“大排查”。對全市范圍內所有環境問題進行“大排查”,全面排查生態破壞、污染排放、環境風險隱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深入摸排各類關聯性、衍生性問題。三是突出重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舉全市之力開展大氣攻堅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打好凈土保衛戰。四是分類施策,加快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煤系固體廢棄物專項行動,加快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治理,開展自然保護地專項排查整治。五是源頭治理,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解決力度。六是綜合施治,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建立健全職責明晰、分工合理的環境保護責任體系,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的治理格局。七是保持高壓,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嚴明整改紀律,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嚴查未批先建,篡改或偽造環境監測數據,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典型違法案件。八是注重長效,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整合分散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統一監管。
為保障整改工作順利推進,《整改方案》明確了五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淮南市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對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負總責,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整改辦主任,統籌推進整改工作。二是壓緊壓實責任。市委、市政府為全市整改工作的責任主體,縣區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為本地本部門整改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三是強化督導檢查。采用專項督查、聯合督查、“四不兩直”等方式,督促相關縣區、市有關部門單位落實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四是嚴肅責任追究。對督察組移交的責任追究問題清單,要認真調查核實,逐一厘清責任,強化執紀問責,嚴肅追責問責,以精準的問責倒逼環保督察整改。五是及時公開信息。整改方案和整改情況及時在市“一臺一報一網”等平臺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監督。
淮南市貫徹落實 2019 年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pdf
中共淮南市委
淮南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