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能 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召開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各省級駐淮媒體和市內各媒體,本場發布會由淮南傳媒集團進行現場直播。
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我市審計部門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職責,堅持依法審計,完善體制機制,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提供有力有效的審計監督服務保障。今天,我們邀請到淮南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廖繼光,市審計局四級調研員崔燕,圍繞我市今年審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廖繼光介紹有關情況。
廖繼光: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市審計工作的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全市審計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審計工作首要任務,把保障黨中央重大經濟方針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各項安排部署落地見效作為重中之重,積極主動作為、依法履行職責,切實發揮好審計的獨特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審計監督推動落實、促進發展,在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生動實踐中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答卷。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堅持黨的領導上彰顯“新擔當”。在市委審計委員會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市委審計辦職能作用,加強對審計領域重大事項研究謀劃、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推動構建“一年兩會為主”的決策運行機制。提請市委審計委員會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研究重大審計事項,年初聽取上年工作情況匯報,審議年度審計計劃,年中調度重大審計項目進展,研究審計整改情況。指導各縣區同步建立“一年兩會”制度,實現市縣同頻共振。不斷完善與審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審計制度體系建設,先后提請市委審計委員會出臺《淮南市本級審計整改約談辦法(試行)》《關于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持續將黨對審計工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政策,細化為措施,實化為行動。強化成員單位貫通協同,每年召開市委審計委員會成員單位協調會議和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加強審計監督與其他監督的貫通協同,與市檢察院建立檢察公益訴訟與審計監督協作配合工作機制,構建人審、紀審、巡審、財審、檢審、統審“六審聯動”監督貫通體系,監督疊加效應充分釋放。統籌整合各方審計監督力量,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市直單位內部審計工作考評辦法(試行)》,優化協審工作機制,國家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三審協同”工作新機制不斷完善。暢通請示報告“直通車”。僅2024年,就向市委審計委員會、市政府上報呈閱件、專報要情、審計報告等48篇,市領導作出批示59次,為黨委政府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提供有力決策參考。
二是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展現“新作為”。加大對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跟進力度和監督頻次,做到重點工作“精準審”、對重要事項“持續審”,有效回應黨委政府的關切。聚焦財政政策提質增效,開展市本級財政管理和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緊盯財政運行、地方債務、零基預算改革,通過大數據對全市一級預算單位進行全覆蓋分析核查,對資源富集、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市直部門進行重點審計,推動財政資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組織實施的市級土地報批費用管理情況審計,促進盤活土地報批沉淀資金,促進有關部門管好用好錢袋子。聚焦風險防控,對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實施全覆蓋審計,組織全市審計機關開展增發國債項目專項審計調查和產業投資基金專項審計調查,揭示了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人選定程序不合規、履職盡責不到位、投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促成市政府出臺《淮南市政府產業基金管理辦法(試行)》《淮南市政府產業基金績效評估辦法》《關于公開遴選政府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實施辦法》等系列制度。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23年以來,有序開展省級以上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兌現及標準化廠房建設專項審計、市屬兩大開發區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全鏈條、全周期嵌入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落地、獎補資金發放等重點內容,揭示影響項目落地見效的制約因素,促進市政府建立了每年組織專班對市屬開發區招商引資合同合法合規性審核的長效機制,用高質量審計成果服務決策。
三是在推動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上發揮“新作用”。強化對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做到國有企業、國有資本走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圍繞摸清家底,我們組織實施了淮南市轄區財政收支暨國有資產管理專項審計調查,開展了淮南皖淮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退城進園政策落實情況審計,為政府推進企業資產重組提供審計依據。圍繞盤活資產,實施市屬重點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及運營情況專項審計調查,推動財政部門和市屬國有企業對閑置資產全面盤點,促進全市開展國有資產監管專項整治和市級閑置資產資源盤活專項行動。圍繞明晰產權,我們開展了市建發集團、產發集團與縣區園區債權債務情況專項審計,揭示了市屬重點國企在經營性資產投資效益、借款利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分別專題聽取了審計情況的匯報,張志強市長主持專題會議研究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圍繞強化監督,在全省率先探索在國有企業中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制定《關于在市屬國有企業中建立總審計師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目前該意見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會議,按照黨委政府的要求,我們將盡快啟動試點工作,小步快跑、總結經驗,力爭在全市市屬國有企業全面推廣。
四是推進政府重點投資項目建設上實現“新突破”。近年來,審計機關持續聚焦重大投資項目加強審計監督,強化政策、資金等要素保障,加快推動項目落實,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特別是今年,我們實現了三個全覆蓋。一是實現重大交通項目審計監督全覆蓋。聚焦城市路網建設,持續加大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審計力度,助力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打好交通大會戰。圍繞高速公路建設,對合周高速、淮桐高速、懷鳳高速、揚淮高速等4條高速公路淮南段開展了跟蹤審計。圍繞市政道路建設,對中興路、南緯七路等6條市政道路開展了竣工決算審計,促進市政道路“增量、提質、增效”。圍繞農村公路建設,連續三年對世行貸款農村公路提升改造示范項目執行情況開展審計,推動農村公路村村通、路路通。二是實現PPP項目財務竣工決算審計監督全覆蓋。對市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治理PPP項目、淮南市大氣環境監測與綜合管理系統建設PPP項目等項目實施竣工決算審計,重點關注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利益,竣工財務決算的真實合規性,以及政府付費金額的合理性和運營維護的有效性,揭示了由于結算審核不嚴增加政府付費風險等重大風險隱患問題。市委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均作出重要批示。三是實現新增國債項目建設審計監督全覆蓋。圍繞項目申報審核合規性、資金管理使用合法性效益性、項目建設進度和后期維護有效性等方面開展了我市2023年度增發國債項目專項審計調查,對市本級及7個縣區共35個項目進行了穿透式審計,涉及國債資金17.86億元,進一步促進重點建設項目加快實施進度,提升國債使用績效。為深入實施三個全覆蓋,推動政府重點投資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今年我們牽頭起草了《淮南市市級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竣工結(決)算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淮南市市級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辦法》,進一步規范投資行為,保障政府投資績效及財政資金安全。
五是在增進人民群眾福祉上展現“新氣象”。民有所呼,審有所應,看好老百姓的錢袋子,保障人民利益不受侵害是審計最鮮亮的底色。一年來,我們緊扣黨中央重大政策落實情況和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審計監督,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審計。關注住有所居,連續兩年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聚焦拆遷房建設難、拆遷戶無居所等群眾難點堵點問題,實施了大通區林巷村、建北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審計,助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幫助老百姓喜遷新居。關注老有所養,2023年開展了“安心托幼”“老年助餐服務”兩項暖民心行動政策落實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這個項目被評為2023年度全市十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又在預算執行審計中對“老有所學”“老有所養”相關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重點延伸,目前,我們正在實施養老保險基金專項審計。關注病有所醫,今年開展了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醫藥耗材設備采購及管理使用等情況專項審計調查,對全市11家公立醫療機構進行審計全覆蓋。促成全市3家醫院23個治療大類194個集中帶量采購藥品落地實施,高值耗材全部進入集采,藥品耗材價格實現了大幅下降。如治療糖尿病的阿卡波糖口服常釋劑型每瓶比過去便宜32.58元,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通過公開遴選從47.4元/套降至8元/套,有效降低了群眾醫療成本,以強有力審計監督服務破解群眾“看病貴”難題。關注弱有所扶,開展了全市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審計、自然災害救災資金審計、全市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情況審計等。其中,實施的鳳臺縣困難群眾求助補助資金被評為審計署優秀審計項目三等獎、安徽省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關注美麗淮南建設,實施了生態保護和修復相關資金審計,開展了2個市轄區主要領導的自然資源離任審計,深入揭示生態文明建設重大任務落實,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存在的問題,加快生態強市建設。針對審計發現的城市架空電纜改造存在的資金投入不足、項目實施效果不佳等問題,通過《審計要情》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受到張志強市長高度重視,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推動整改。
六是在做實審計整改上提升“新效能”。堅持構建黨委政府加強領導提“高度”、人大監督促進治理拓“深度”、部門聯動凝聚合力見“力度”的貫通協同的審計整改機制,通過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等方式全面提升整改質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到整改期限的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到位率達99.91%。一是制度化推進整改。充分運用市委審計整改工作推進會、市委審計委員會聽取審計整改情況匯報、市政府審計整改重大問題專題調度三項機制,為審計整改賦予“尚方寶劍”。其中,我市首創的“市政府每月調度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機制”引起強烈反響。今年以來,市委審計委員會2次聽取審計整改工作的匯報,市政府9次召開審計整改專題調度會議,2次推動開展全市專項行動,例如針對去年實施的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審計整改推進緩慢問題,市政府2次召開專題整改會,7個縣區政府(管委會)召開審計發現問題專題調度會;市財政會同法院、公安、審計、不動產登記、稅務、金融監管、人行等部門在全市范圍開展追償挽損專項清理行動,追回代償款9733萬元,各級黨委政府、主管部門和被審計單位累計建章立制40項,充分彰顯審計監督的權威高效。二是智能化盯住整改。我們學習借鑒先進市經驗,建成了淮南審計整改智能監督管理系統并正式上線運行。該系統連通市政府、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可對審計查出問題實現全面監管,整改工作流程實行線上管控、審計項目整改情況進行智能分析。目前2024年實施的審計項目已全部錄入系統,標志著淮南審計整改工作邁入一個新階段。三是精細化抓實整改。我們針對“整改標準缺少統一認定”問題,相繼出臺了《審計查處問題督促整改實施辦法》《淮南市本級審計整改約談辦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分類及整改結果認定工作指引》,在“如何督、如何改、如何認定、如何問責”四個方面逐漸形成較為完整規范的淮南審計整改標準體系。我們建立難點問題政府督、重點問題發函督、常規問題日常督的“三督”跟蹤督促機制,建立三大類問題臺賬,對未整改到位問題實時跟蹤、動態預警、銷號管理。今年中央預算執行審計查出涉及淮南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并通過審計署驗收。
明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淮南審計機關將在強化審計的權威性、專業性、實效性上下更大的功夫,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切實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淮河早報記者:
請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在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我們審計部門有哪些重要的工作舉措?
廖繼光:
感謝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要求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件辦好。以人民為中心是黨領導審計事業的根本宗旨,推進民生發展是我們審計機關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近年來,全市審計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力度”的重要指示要求,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加大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鄉村振興等重點民生領域的審計力度,努力把審計監督跟進到民生項目資金的“最后一公里”,用審計“力度”守護好民生“溫度”。具體做法是:
一是堅持制度保障上先行一步。2019年在全省率先修訂出臺了《淮南市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監督辦法》,進一步完善了社保審計監督管理體制,明確了接受審計監督的八類社會保障資金,從養老、醫保等社?;?,到教育救助、扶貧等社會救助幫扶資金,再到社會福利基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專項資金、物業專項維修資金、優撫對象撫恤補助、退役軍人安置資金等,囊括了民生的各個方面。近幾年又相繼配套出臺一些制度辦法,如2020年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生工程審計監督的意見》,2022年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業農村審計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聚焦鄉村振興、糧食安全、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種業提升、畜禽養殖等方面加強審計監督,有力推動農業農村領域各項政策要求、預算安排、資金撥付和關鍵項目落實落地。
二是堅持項目安排上民生優先。全市審計機關聚焦群眾幸福生活,將民生資金和項目列入年度審計計劃,進一步擴大民生審計覆蓋面,并調配好全市審計資源全力予以保障,推動相關民生政策落地落實。近三年來,市審計局共開展了17項民生項目審計,織牢織密了全方位、常態化、滲透式的民生審計網。
三是堅持審計整改上跟蹤問效。牢牢遵循“跟蹤問效”這一主線,把審計的觸角延伸到各項民生資金的“神經末梢”, 努力做到“三跟三問”:即在跟蹤政策實施上問責,確?;菝裾呗鋵崱傲阏`差”“無折扣”;在跟蹤資金運行上問效,確保民生資金“盡其所用、用有所值”;在跟蹤項目建設上問質,確保民生工程項目質量。促進了大筆民生資金及時撥付或糾正,大批民生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大量民生政策落地見效,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民生審計,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群眾切身利益。全市審計機關將緊跟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堅持審計力量下沉基層、努力跟進到民生項目和資金的“最后一公里”,著力反映民生政策落實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堅決揭示騙取套取、貪污侵占、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等重大違紀違法問題,同時,進一步深化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等其他監督貫通協同,強化審計成果運用,更好推動各項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主持人:
下面請繼續提問。
安徽法治報記者:
淮南審計機關在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打造經濟監督特種部隊方面都有哪些措施?
崔燕:
感謝記者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敢于擔當的職業精神和扎實過硬的專業能力是推動新時代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今年,全市審計機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總要求,深入推進“模范機關”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做到技高一籌、勇爭一流、紀嚴一等,全力打造一支不負重托的經濟監督“特種部隊”。
一是強黨性、講政治。牢牢把握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根本定位,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第一要務,深化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常態長效開展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專題研討,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圍繞“政治-政策-項目-資金”主線,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事業的規律性認識,在黨和國家發展大局中謀劃考量、部署推進審計工作,確保黨的工作推進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做到指哪兒打哪兒,打哪兒成哪兒。
二是強學習、提素質。今年以來,搭建“領導上講堂、專家大講堂、數據小講堂”三個培訓平臺。局黨組成員依次登上講臺為全局職工授課,邀請省審計廳、市委黨校、市講師團等專家學者來局開展專題講座,常態化組織計算機審計骨干為青年審計干部講解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核查方法知識,在全局形成了大學習、大研討、大交流的濃厚氛圍。該做法被《中國審計報》報道。連續3年舉辦全市審計系統青年審計干部“研究型審計”策論大賽,開展全省“強內審,促發展”職業技能競賽預賽和全市審計機關大數據技能競賽,提升了審計干部“能查、能說、能寫”本領。2024年,全局共有12人通過審計中、高級職稱考試,人數較上年大幅增加。
三是提質效、爭一流。大力弘揚“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在全省率先開展“優秀審計項目創建年”“優秀審計項目提升年”活動。以20條具體措施及“優秀審計項目、優秀審計主審、優秀審計信息員、優秀審計項目案例、優秀計算機審計案例”等五優評選,強化和引領全市創優工作,形成了“上報一批、培育一批、實施一批”的良好局面,打造了一批有力度、有高度、有深度的精品審計項目。在全國、全省的優秀審計項目評選中,我市選送項目屢創佳績,2022年,糧食購銷領域專項審計調查項目榮獲全省一等獎,2023年我市3個項目榮獲審計署、省廳4個獎項,創我市歷史最好成績,2024年我市兩個項目已入圍省廳重點培優計劃。
四是強管理,鑄鐵軍。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干部強黨性、提作風、勇擔當。每季度聽取領導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情況匯報。市審計局黨組、駐市審計局紀檢監察組聯合印發《淮南市審計局審計現場紀律巡查和廉政回訪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審前、審中、審后的責任機制,嚴防“六該六不”廉政風險,讓審計機關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讓“國家審計”金字招牌永遠熠熠生輝。
主持人:
感謝發言人的發布。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