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4-12-27 15:13 點擊數: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字體: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各省級駐淮媒體和市內各媒體,本場發布會由淮南傳媒集團進行現場直播。

今年以來,我市城市管理部門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今天,我們邀請到淮南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主任張永勝,淮南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趙勇,圍繞我市今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主任張永勝介紹有關情況。


張永勝: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向參加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各位新聞記者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我市城市管理事業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面,我把2024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向各位記者朋友作一通報。

生活垃圾分類是現代社會文明生活方式的一個標志,是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不僅是關系人民生活品質的“關鍵小事”,也是關系到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民生大事”。2024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示范帶動,全力推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標提質提速,相關工作取得了新的積極進展。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壓實主體責任。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領導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多次實地調研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特別是今年 6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志強主持召開了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就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市城管局認真履行牽頭部門責任,強化指導抓落實,堅持政府指導與市場化相結合,注重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實效,推進形成常態長效工作機制;縣區(園區)壓實責任抓落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行業部門突出重點抓落實,貫徹落實“管行業就要管分類”的原則,加強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推動行業分類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街道、社區、物業切實履行好主責主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強化分類推進、重點突破、示范引領,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爭先進位、惠民利民。

二是深入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宣傳教育普及是讓群眾養成垃圾分類習慣的重要途徑;提高市民知曉率、帶動群眾積極參與,是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各縣區、各部門積極推動、深化“黨建+垃圾分類”模式,組建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掀起垃圾分類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活動熱潮,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不斷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市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充分發揮陣地作用,舉辦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黨建紅引領生態綠”等各類宣教活動100多場次,促進分類習慣養成。市城管局統籌推進第二屆全國垃圾分類宣傳周系列活動,開展“分類進萬家”“低碳齊參與”“分類體驗日”“分類達人說”等活動243場次,全市參與人數達到12萬人次,持續提升社會知曉率和參與率。7月26日,在合肥市舉辦的安徽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達人說”演講比賽省級復賽中,淮南市城管局推薦、代表淮南市參加比賽的兩名選手,分別榮獲一等獎、二等獎;9月25日,在南京舉辦的2024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達人說總決賽上,市城管局工作人員王田岑作為安徽省唯一代表參賽,勇奪亞軍,并榮獲“十佳獎”,為安徽省爭了光,為淮南市添了彩。

三是持續鞏固提升,優化工作機制。去年,針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選址規劃難、設施落地難等難題,市城管局加強指導督促,屬地各區強化責任落實,共同努力、協同發力,順利完成全市863個城區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工作,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設施投放“全覆蓋”,初步構建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的垃圾分類體系。在此基礎上,2024年,我們重點從健全工作體制機制、完善分類配套設施體系、開展示范引領帶動、推動群眾分類習慣養成等方面著手,狠抓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提質擴面。抓好頂層設計,印發《2024年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和任務清單》《關于深入推進物業管理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印制各行業領域分類“明白紙”,召開全市物業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推進會,分層分級召開垃圾分類業務培訓會,抓住關鍵,強化落實,促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市民參與度、知曉率、投放準確率等進一步提高。堅持試點先行、示范引路,打造市、區居民小區垃圾分類成熟樣板48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推動大通區在全市率先實現城區垃圾分類“全覆蓋”,在發揮物業主體作用、常態管理運營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田家庵區開展垃圾分類“撤桶并點”工作,培育居民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推進完善分類收集體系建設,促進垃圾分類機制高效運轉、居民小區環境衛生明顯提升。同時,其他各區也分別采取入戶動員、桶邊督導、積分兌換、市場化運行等形式,推進轄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新的進展、邁上新的臺階。

四是抓好末端處置,提供基礎保障。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把抓好垃圾處理項目建設運營作為提升末端處置能力、構筑垃圾全程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推進形成前端收運、中端運輸、末端處置的閉環鏈條,確保垃圾分類見實效。加強統籌指導考核,督促西部垃圾焚燒發電廠、壽縣垃圾焚燒發電廠抓好運行管理,形成日焚燒處理生活垃圾2100噸以上的處理能力,確保實現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先后建成運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一期、二期,日處理餐廚垃圾能力達400噸,在全省率先實現廚余垃圾全量資源化綜合利用,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采取市場化方式,加快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項目建設,推進解決可回收物特別是低值可回收物的處置問題,讓可回收物實現循環再利用。今年1-11月份,全市焚燒處理城鎮生活垃圾45萬余噸,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3.8萬余噸,我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持續保持100%,在全省行業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中連續多年保持第一位。

雖然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國家和省有關工作要求、標準和群眾期盼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市民分類投放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參與率有待提高;分類標準還不夠細化,混投混裝的現象時有發生;生活垃圾分類運行體系還不夠順暢,某些環節存在堵點問題。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提高站位,強化措施,落實責任,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一是聚焦重點環節,落實全程分類。突出抓好分類投放環節,加強宣傳引導,嚴格管理督導,讓老百姓更好理解垃圾分類、積極參與分類投放。加快垃圾分類配套設施建設,補齊垃圾分類各環節“短板”。二是強化示范引領,扎實有序推進。對標省內外先進地區,創建一批示范街道、示范小區、示范單位,再打造一批可復制、可借鑒、高標準、可推廣的示范樣板,引領帶動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持續走深走實。三是壓實各方責任,凝聚工作合力。推動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打造常態化、長效化工作體系,形成行業主管部門主動擔當,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屬地積極主動履職盡責,社會各界齊抓共管的局面,確保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市場星報記者:

居民小區是產生垃圾的集中區,請問我市居民小區如何才能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趙勇:

感謝記者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居民小區垃圾分類是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所在。當前,在推進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工作中,要注重抓好三個方面工作:一是開展垃圾分類培訓。特別是針對街道、社區、物業等工作人員,建立多層級培訓機制,通過專題講座、參觀實踐等方式,提高垃圾分類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做好垃圾分類宣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等公共機構要加強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充分做好表率作用。學校要將垃圾分類作為一門課程普及到每一位學生。各單位、社區、物業等要大力宣傳垃圾分類工作,將垃圾分類工作做到家喻戶曉,形成“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濃厚社會氛圍。三是加強垃圾分類督導。建立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制定督導員工作制度,加強入戶宣傳、現場督導和數據記錄工作,著力提升居民認知和參與度,逐步提高垃圾分類正確率。

主持人:

下面請繼續提問。

安徽日報記者:

我們都知道,源頭減量是垃圾分類的重要環節,請問我市采取哪些措施來落實源頭減量的?

趙勇:

感謝記者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在生產生活中,源頭削減是垃圾減量化的根本之道,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過度包裝就能減少垃圾產生,就能減輕環境負擔,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2022年3月1日施行的《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中,對源頭減量作出了明確規定。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我們要從“控”生產環節、“限”流通環節、“管”消費環節等方面,減少垃圾產生量。一是要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推動企業改進產品包裝和限制過度包裝,在生產、流通環節中減少垃圾。二是要加強對賓館、酒店、超市、商場、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重點場所和行業的監督檢查,逐步控制、減少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進凈菜上市、減少餐廚垃圾。要加強廚余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技術的研究和利用,在大型居民小區、大型果蔬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標準化菜場等,推行廚余垃圾就近就地資源化處理和科學利用技術,減輕集中處理的壓力和長距離運輸帶來的環境問題。三是面向社會積極宣傳引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餐飲服務行業要大力倡導適量點餐的理念,踐行“光盤行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推廣使用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產品、設備和設施,提高再生紙的使用比例,減少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通過開展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收集,推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創造高品質生活。

主持人:

感謝發言人的發布。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