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知識產權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5-04-23 14:50 點擊數: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字體: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各省級駐淮媒體和市內各媒體,本場發布會由淮南傳媒集團進行現場直播。

知識產權保護是激勵創新創造、維護公平競爭的核心機制,為高質量發展構筑了法治屏障。今天我們邀請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沈國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傳杰、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宮軼男、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保輝、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政委許峰圍繞我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傳杰介紹市場監管部門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工作情況。


王傳杰:

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好!歡迎參加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今天,我們將向大家通報我市2024年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亮點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總體工作情況

2024年,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和安徽省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目標,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法規貫徹與宣傳培訓效果明顯改善

1.依托“4.26世界知識產權日”“12.4憲法宣傳日”等重要節點,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全年舉辦知識產權專題培訓30場,覆蓋1967人次。

2.完成《安徽省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立法調研,為地方立法提供實踐支撐。

(二)專利行政保護成效顯著

1.開展專利保護專項行動。制定印發了《淮南市2024年專利行政保護專項行動方案》(淮市監知保函〔2024〕9號),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2024年共查處假冒專利案件8件。

2.推進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制定《淮南市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共受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5件,成功審結深圳鉅聯錨桿技術有限公司等典型案例2起。

3.技術調查官制度高效運行?;茨鲜蟹e極推行技術調查官制度,印發《關于聘任淮南市第二批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技術調查官的通知》,去年以來共有30名專家參與案件辦理4件,為專利侵權鑒定提供專業技術支持。

4.非正常專利申請整治成效突出。2024年共接收2批非正常專利申請核查共計542件,撤回率分別達99.4%和91.13%。

(三)商標與地理標志保護力度加大

1.制定印發了《淮南市2024年商標行政保護專項行動方案》(淮市監知保函〔2024〕10號),全年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25件,案值1745.868萬元,罰沒97.422萬元。

2.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八公山豆腐”“潘集酥瓜”等14家企業通過信用評價,4項地理標志產品申報獲省級受理。

3.壽縣“安吉白茶”侵權案等32件案例入選省級典型案例。

(四)民生與重點領域保護持續深化

1.健全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訴求收集機制。2024年新設立2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建立海外糾紛應對聯絡服務點2家,與淮南市零售業供應商商會開展座談會,指導商會開展行業自律,收集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訴求。全年處理維權援助案件50件。

2.開展“春茶”“奔富紅酒”等專項執法行動,檢查市場主體350戶次,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4件。

(五)社會共治持續加強

1.實現市、縣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全覆蓋,全年調解案件16件,仲裁確認11件。

2.全省首創知識產權公益訴訟機制,檢察機關立案4件,推動懲罰性賠償與公開道歉。

二、工作亮點

1.國家級試點示范。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建設試點獲國家認可,形成“淮南經驗”。

2.強化技術支撐。技術調查官、海外糾紛應對專家(30人)為案件辦理提供專業技術保障。

3. 多元共治格局。構建“行政+司法+社會”協同保護體系,公益訴訟機制成效顯著。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1.深化強市建設。落實《淮南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實施意見》,推動全鏈條保護。

2.創新宣傳培訓。按行業分專題開展精準化培訓,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意識。

3.強化專項行動。聯合公檢法部門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打擊民生領域侵權行為。

4.優化服務機制。完善維權援助網絡,探索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試點。

2024年,淮南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5年,我們將繼續以創新為動力,以法治為保障,全力打造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為淮南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下面我向大家通報2起2024年查處的典型案例:

案例1:壽縣市場監管局查處壽縣劉崗鎮某茶行銷售侵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侵權案

2024年9月19日,壽縣劉崗市場監督管理所執法人員對壽縣劉崗鎮某茶行開展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店內南邊貨架上擺放有兩個標注“六安瓜片”字樣的茶葉包裝禮盒,現場無法提供進貨票據,也無法提供授權材料。執法人員現場對上述茶葉包裝禮盒采取了扣押措施,同日立案調查。

經查,當事人稱標注有“六安瓜片”字樣的茶葉包裝禮盒是2022年9月從合肥一家供貨商購進的,兩個包裝禮盒均未銷售,貨值金額120元。同時查明,“六安瓜片”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其權利人為六安市裕安區茶葉產業協會。2024年9月20日,壽縣市場監管局委托權利人進行鑒別,2024年9月30日六安市裕安區茶葉產業協會給予復函指出,該協會未授權當事人使用“六安瓜片”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同時未授權當事人生產、銷售“六安瓜片”系列產品,當事人銷售的包裝產品侵犯該協會商標專用權。

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壽縣市場監管局作出沒收侵權“六安瓜片”茶葉包裝禮盒2個、罰款 500 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2:淮南市謝家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任某某涉嫌生產銷售侵犯“旺旺”注冊商標專用權食品案

2024年6月20日,執法人員依據投訴舉報線索對崔某軍位于淮南市謝家集區的某超市進行檢查,發現該店有南北2處倉庫,在位于北側的倉庫內發現37箱(每箱6袋)零4袋標稱旺旺牌雪餅,經商標權利人鑒定,上游供貨商崔某軍所售標稱為“旺旺”雪餅和仙貝并非宜蘭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生產或委托生產,侵犯了其商標專用權。經查實,崔某軍銷售的侵權旺旺雪餅和仙貝是其通過陳某前介紹,從任某鋒處通過微信購進,銷售到淮南市的各個零售店鋪,違法經營額10萬余元。

任某鋒、黃某東生產銷售侵權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之規定,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和未經許可生產食品的違法行為,且涉案數額巨大,涉嫌違法犯罪,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茨鲜惺袌霰O管局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并成立聯合專案組進行查辦。公安機關已對12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涉案貨值560余萬元,搗毀位于阜陽、淮南、巢湖、涇縣的生產銷售窩點4處,扣押涉案物資10萬余件。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請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沈國冰介紹版權保護工作。


沈國冰:

市委宣傳部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出版版權職能劃入以來,各項工作平穩銜接,通過統籌協調,專項調度等多措并舉,有力有序推動年度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實現進位。

一、2024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作品版權登記工作實現新突破。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開展版權登記和保護宣傳活動,印制并發放“著作權登記工作宣傳手冊”共計四千余份,加強版權宣傳,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版權的社會氛圍。積極推進版權登記工作,召開推進會,統籌指導、協調,解決縣區在作品版權登記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登記效率,提升了登記成功率。2024年全市作品版權登記量10369件,較2023年增長60%。

二是軟件正版化工作取得新成果。印發《淮南市2024年軟件正版化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全市軟件正版化工作推進會議,邀請省業務專家培訓授課,推進工作落實。2024年底,實現了國有企業集團公司三級及以上企業正版化軟件全覆蓋。實現公立醫院軟件正版化全覆蓋。

三是持續加強版權案件查處力度。2024年共辦結侵犯著作權案件數量14 件(含公安部門立案辦結 7 件)。 其中4個案件被省委宣傳部列入國家版權局年度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或有功個人獎勵推薦對象。積極開展“劍網2024”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和“2024年青少年版權保護季”專項行動,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三千余人次,檢查各類出版物經營場所1480家次,全市出版物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嚴謹。

二、下步工作打算

市委宣傳部將按照省委宣傳部和市知識產權工作的要求,持續推進版權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一是以知識產權宣傳周等重大節日為契機,大力宣傳版權保護知識,提高社會版權保護意識。二是組織做好2025年度作品版權登記工作。三是加強侵權盜版案件查處力度,積極加強與各有關執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力爭2025年度版權案件工作再上新臺階。四是高質量完成年度軟件正版化工作任務。

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請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宮軼男介紹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有關情況。


宮軼男:

各位新聞媒體界朋友、廣大市民:

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與大家相聚于此,共同迎接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的到來。首先我謹代表市中院黨組,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淮南法院工作的媒體朋友們和廣大市民表示感謝!

2024年以來,淮南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堅強領導和上級法院有力指導下,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堅持系統思維、問題導向,依法能動履職,以高質量知識產權審判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工作整體情況

2024年淮南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74件(其中舊存9件),審結570件,結案率為99.3%。其中,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56件(其中舊存8件),審結53件,刑事案件結案率為94.6%,對107名被告人做出有罪判決,并處罰金及追繳、沒收違法所得718.6萬元;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518件(其中舊存1件),審結517件,民事案件結案率為99.8%,為各類企業挽回損失206.04萬元?;茨戏ㄔ宏P于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相關經驗被省高院推薦,寫入省高院《安徽法院簡報》2024年第18期文章《淮南法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司法獲得感》?;茨鲜写笸▍^人民法院審理的穗某氏食品公司不正當競爭案入選中國法院2024年度案例?;茨鲜写笸▍^人民法院榮獲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淮南市大通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王曉璐榮獲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先進個人。

(一)高效優質履職,夯實知識產權保護整體根基?;茨戏ㄔ撼浞职l揮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制度優勢,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繁簡分流,推動知識產權審判更加專業、職能配置更加優化,運行管理更加高效。一是強化隊伍專業化建設。嚴格選拔審判業務骨干組成知識產權審判專業化團隊,通過業務研討、崗位練兵等形式引導干警樹立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的司法理念,推動知識產權審判更加專業。二是優化高效率審判機制。推行類型化案件示范裁判機制,以點帶面促進批量案件成功調解,知識產權民事案件調撤率高達86.3%。依法支持知識產權調查令7件,為裁判及時執行創造條件,切實發揮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在激勵創新創造、維護公平競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探索創新性辦案模式。在知識產權民商事審判中探索“1+2+N”辦案模式,即1名法官、2名書記員、若干特邀調解員組成辦案小組,通過法官釋法說理、書記員主攻送達、調解員輔助調解的配合,有效提高審判質效。

(二)完善治理機制,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整體效能?;茨戏ㄔ悍e極探索制度優化,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構建起“行政保護、司法保護、社會共治”一體化的協同保護機制。一是擴大多元解紛“朋友圈”。打造“尊知解紛”調解品牌,推動多元解紛“再升級”。2024年共向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委派案件393件,調解成功率為34.09%。二是強化司法確認常態化保障機制。持續深化“行政調解+司法確認”解紛模式, 2024年為旺旺仙貝、八公山豆制品行業協會在內的 16件知識產權糾紛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三是優化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市中院聯合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大通區法院等部門召開協調會,通過會商解決執法、司法中的疑難復雜問題,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建立了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同時,大通區法院暢通“法院+市監”送達渠道,先后委托市監局查詢基本信息138件次,極大提高了送達效率。

(三)積極能動司法,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整體水平?;茨戏ㄔ褐鲃友由旌蛢灮R產權司法服務,努力提高社會各界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了解、認同、尊重和信任,全力筑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屏障。一是開展法治宣傳。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宣傳周”為抓手,淮南法院與市及各縣區市場監管局聯合,采取設立宣傳服務點、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提供法律咨詢等方式,提升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另外,大通區法院建成知識產權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已邀請企業、個體工商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等群體進行參觀,大通區法院還深入大通工業園區、上窯工業園區開展“送法進企業”專題活動。二是發布典型案例。注重打造知識產權精品案件,引導法官在審理各類新型疑難復雜案件時,適時總結辦案經驗并作為典型案例向社會發布,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茨戏ㄔ涸谌兄R產權新聞發布會及《安徽法制報》上發布年度知識產權刑事、民事典型案例。三是制發司法建議。不斷延伸司法職能,充分發揮司法建議作用,做到典型問題司法建議100%得到反饋,切實實現“辦理一個案件,規范一個行業”的社會治理效果。2024年6月,市中院向市市場監管局制發《關于深化商標權糾紛訴源治理和高效化解的司法建議書》,市市場監管局隨后開展了商標專項保護活動。

二、典型案例

(一)民事典型案例

2022 年 10 月份,江某在未取得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授權的情況下,通過網絡聯系他人制作假的華為公司授權證書等資料,以此獲得在“拼多多”網絡平臺上架銷售新品華為手機的資格。后江某在深圳市華強北金龍市場陸續購買了大量假冒華為 logo“花朵圖案”“HUAWEI”等注冊商標圖案和字樣的翻新好的手機及外包裝盒、相關配件,在其居住地對購買來的翻新手機進行包裝、塑封,然后通過其在“拼多多”網絡平臺注冊的網店以正品華為手機的名義進行銷售,至 2023 年 1 月 6 日銷售金額合計 180 余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江某明知其銷售的手機為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卻隱瞞事實真相,以假充真,對消費者進行欺詐銷售,侵害了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這種與特定消費者群體私益無關的公共利益損失,無法通過特定消費者提起的私益訴訟予以彌補,必須通過公益訴訟的賠償制度予以解決,江某的行為具有欺詐性,生效的刑事判決認定江某自 2022 年 10 月份至2023 年 1 月 6 日銷售金額合計為 180 余萬元。因此,法院對省消保委要求江某支付懲罰性賠償金 540 萬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本案對制作、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的三倍懲罰性賠償,嚴格保護消費者權益,有效震懾潛在侵權人,有利于構建不敢侵權、不愿侵權、尊重創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二)刑事典型案例

2021年2月以來,被告人張某在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聯楊路的一處民房內利用網購的振動機、調色機等設備,將“華潤”和“三棵樹”品牌的正品涂料與普通涂料按照一定比例攪拌加工后灌裝入網購的假冒“華潤”、“三棵樹”牌的空涂料桶中并封裝,后通過自己經營的淘寶店鋪對外出售,期間,其妻子李某協助淘寶店鋪的日常經營。經核實,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被告人張某、李某網上銷售假冒的“華潤”牌、“三棵樹”牌乳膠漆的金額分別為107071.26元、51574元,合計158645.26元,非法獲利2萬余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張某、李某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應予依法懲處。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張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李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依法可減輕處罰。被告人張某、李某到案后如實供述罪行,退繳違法所得,賠償注冊商標所有權人及消費者陳某并取得諒解,愿意接受處罰,對其可以從輕處罰。依法判處被告人張某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被告人李某犯假冒注冊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違法所得予以追繳,上繳國庫;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及用于制造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材料和工具予以沒收,由扣押機關依法處理。

一些企業或個人法律意識薄弱,為了謀取利益,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誤導消費者。在剽竊注冊商標商品信譽的同時,還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危害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打擊假冒注冊商標犯罪不僅是為了維護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利益,更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舉措。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推進訴源治理。聯合市場監督部門加強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做深做實調解員的培訓和指導工作,提升非訴訟調解隊伍的專業性,進一步提高調解成功率。

二是提升審判質效。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推進要素式審判,高效高質地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

三是強化司法能動。聚焦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等重點領域,及時發布知識產權風險提示。通過制發司法建議,推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進一步強化,從源頭減少知識產權犯罪和糾紛。

四是加強普法宣傳。常態化開展知識產權集中宣傳和聯合宣傳活動,做好巡回審判,發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營造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請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王保輝介紹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王保輝: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到來之際,我謹代表淮南市人民檢察院,向大家介紹我市檢察機關2024年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一、落實“一案四查”,推動知識產權融合履職

一是依法嚴懲侵犯知產犯罪。2024年,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7件14人,起訴34件60人,其中起訴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能源等科技創新密集型重點領域案件9件14人。

二是強化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全市檢察機關以刑事檢察部門牽頭,整合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等部門職能,打破業務條線壁壘,成立知識產權檢察辦案組,以專業辦案團隊強化綜合司法保護。大通區院在辦理陳某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中,由民行、公益訴訟檢察官同步開展審查,支持省消保委提出懲罰性賠償金1000萬元,獲法院判決支持,讓侵權人同時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痛”到不敢再犯,向社會傳遞重知識產權保護的鮮明導向。

三是推進知識產權綜合履職。依托“府檢聯動”機制,常態化組織召開行刑銜接會商會,推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優勢互補,通過向有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助力從源頭上減少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發生。如大通區院在辦理蔡某某涉嫌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時,及時制發檢察建議,依法督促市場監督管理局履行保護注冊商標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的職責,提升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質效。

二、加強部門聯動,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一是強化橫向部門溝通。市檢察院與市中院、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等7家單位建立常態化聯席會議機制。全市檢察機關充分運用好“兩法銜接”平臺,對依法不起訴的9件知識產權案件,及時向行政機關移送行政處罰線索,既保障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落實,又完善了“兩法銜接”配套措施,避免了“不刑不罰”現象。就知識產權保護舉辦公、檢、法、律同堂培訓,凝聚更多共識,形成更強合力。

二是發揮訴訟監督作用。堅持全鏈條打擊犯罪,不僅對制作環節的犯罪團伙予以嚴厲打擊,也對提供原材料的犯罪團伙以及銷售商依法追訴,確保實現對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產、供、銷全產業鏈的精準打擊。通過綜合運用提前介入、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等手段,加大打擊力度,強化保護質效,共監督公安機關立案1件1人,建議行政機關移送6件7人,均獲有罪判決。

三是創新專家支持機制。開展知識產權等專業領域的教育培訓,培養具有良好政治素質和綜合辦案能力的專家型、復合型辦案人才。積極借助“外腦”,發揮檢察專家人才庫作用,邀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知識產權專家,為檢察辦案提供智力支撐。

三、開展區域協作,提升保護創新質效

一是完善協作機制。凝聚共識,積極融入長三角知識產權檢察跨區域資源共享、高效聯動、協同保護機制,提升跨區域知識產權檢察履職質效。如潘集區院辦理一起涉企知識產權案件時,主動與江蘇、廣東省檢察機關、市場監督管理局溝通協商,創新辦案方式,跨區域提出《檢察意見書》,確保有效銜接,形成共治合力。

二是加強學習交流。安排檢察干警到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跟班學習4個月,學理念學思路學方法。積極參與長三角檢察協作活動,不斷加強工作交流,共同研討知識產權保護新問題、新挑戰,形成聯動、共振效應,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整體效能。

四、創新工作方法,主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

一是開展“檢護知產”專項行動。選派檢察官開展進企業百日體悟實踐活動,進一步深化檢企合作,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的精準化檢察服務。打通服務企業檢察工作“最后一公里”,謝家集區院、八公山區院、田家庵區院分別在各自轄區工業園區內設立“法律服務站”,為園區內各類市場經濟主體提供精細化法律服務,引導企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

二是打造“知檢合一”工作品牌。大通區院以“知檢合一”工作品牌為抓手,創新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公訴+公益訴訟”一體化融合履職模式,辦理涉知識產權反向銜接案件7件,制發檢察建議6件。對最高檢、公安部、國家版權局等六部門聯合掛牌督辦案件,市院跟進指導,大通區院組建辦案組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夯實證據基礎,強化綜合保護,執法辦案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該案入選“安徽打擊侵權盜版典型案件”,有關工作經驗在《安徽法治報》刊發。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宣傳。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開展系列活動,多角度宣傳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工作職能與成效。開展檢察官以案釋法、送法進企業等活動,通過制作微動漫、微視頻等多種方式開展普法宣傳,推動形成尊重科技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司法環境和社會氛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下一步,淮南市檢察機關將繼續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守護創新成果,促進創新發展,為淮南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關注,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請市公安局食藥偵支隊政委許峰介紹公安機關保護知識產權有關工作。


許峰:

大家好,根據會議安排,現在由我代表市公安局環食藥部門對公安機關2024年度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所做的相關工作進行通報。

一、工作開展情況

2024年,全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大力支持配合下,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動保護知識產權工作。

(一)依托專項行動,發揮打擊優勢。

全市公安機關以專項行動為抓手,牢固樹立大案意識、精品意識,緊扣民生用品、家電機電、汽配燃油、建筑材料等重點領域的侵權犯罪線索,針對當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隱蔽性高、涉及面廣、交易頻繁、數額分散等現象,優化打擊思路,提煉戰術戰法,發揮專業與協作的聯合優勢,成功打擊此類違法犯罪。2024年全市共偵辦侵犯知識產權類案件6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成功偵破“淮南某圖書侵犯某印書館著作權案”、“10.11假冒注冊商標案”(假冒某品牌手機)等案件,受到公安部賀電表揚,省市領導的批示肯定。因成績突出,全市公安機關有4個集體榮獲國家版權局全國查處重大侵權盜版案件有功單位榮譽。通過持續開展一系列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

(二)密切行刑銜接,開展聯合執法。

全市公安機關主動對接市場監管、農業農村、文化旅游等行政主管部門,確定每月定期會商和相關線索隨時會商的溝通機制,從線索收集、發案態勢、信息共享、聯合行動等方面強化溝通聯絡,形成行政、刑事聯合打擊侵權犯罪工作的有效銜接,切實形成齊抓共管嚴打整治的工作合力。2024年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共出動民警100余人次,配合其他行政執法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工作,切實形成了聯打聯動、聯防聯控的工作新格局。

(三)優化宣傳思路,營造工作氛圍。

全市公安機關通過創新方法形式,豐富宣傳載體等措施,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參與2024年度“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活動,活動當天向廣大群眾發放宣傳單500余份,接受廣大群眾咨詢80余次,使普通群眾通過宣傳宣教,進一步理解和支持公安機關的保護知識產權采取的方法措施,努力營造“尊重知識產權,保護自身權益、拒絕假冒偽劣”的社會氛圍,實現打擊和預防工作取得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二、典型案例

“10.11假冒注冊商標案”

2024年5月,市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件。該案打掉生產、銷售假冒品牌手機及配件犯罪團伙一個,抓獲鄭某彬等犯罪嫌疑人23名,搗毀生產、銷售、儲存窩點3處,查獲涉案假冒國內知名品牌手機1200余部,半成品1000余件,包裝材料2000余套。

經查明,2021年6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鄭某彬為謀取暴利,在購買手機配件、包材、商品條形碼等材料后,組織人員對二手手機進行拆解、翻新和組裝,冒充某品牌手機通過多家網店對外銷售,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目前犯罪嫌疑人鄭某彬等人已被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三、下一步工作謀劃

(一)堅持目標導向,進一步提升站位。

一是圍繞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依托持續開展的系列專項行動、重點工作調度,創新思路、細化措施、夯實基礎、落實責任,全力推動全市保護知識產權工作邁上新臺階。二是與行政主管部門主動對接溝通,進一步完善行刑銜接具體辦法,使工作推進更加明確、更加務實、更加高效。

(二)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理清思路。

一是認真分析本地區突出違法犯罪特點,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行業,積極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強線索摸排。二是市級公安機關加強對信息梳理研判,初偵后對成案線索精準推送,指導下級公安機關及時開展案件偵辦。三是通過深入研判線索,對涉知識產權案件,挖底擴線,實現全鏈條打擊。

(三)堅持效果導向,進一步出眾出彩。

一是加強線索收集和案件查處,堅決斬斷組織者、經營者、獲利者的非法利益鏈條,實現全要素、全環節、全鏈條打擊目標。二是強化大案偵辦意識,綜合運用可利用資源條件,對重大案件重拳出擊,做到打準打狠。

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安徽法治報記者:

請問,近年來,市場監管局為企業解決各類知識產權述求方面建立了哪些工作機制?

王傳杰: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茨鲜惺袌霰O管局高度重視內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訴求的收集處理工作,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市知識產權、質量和標準化工作專班的牽頭抓總機制。整合成員單位職能優勢,通過聯合入企,聯合會商、現場解決等方式,主動對接知識產權密集型行業標桿企業、頭部企業和專精特新等企業,全方位收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訴求。聯合市外事辦走訪企業,進行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及海外安全出行服務,為企業“走出去”打牢基礎。聯合淮南海關、淮南商務局開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政策法規企業培訓,惠及轄區內100余家企業。

二是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保護維權援助工作站、保護工作站、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工作站的貼心服務機制。各工作站通過培訓、業務指導、走訪企業等方式,聚焦商標申請、專利申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難心問題,上門貼心服務,解疑答難,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企業關注度高的問題針對性發布信息和風險預警,積極加強信息共享。通過工作站貼心服務,全面提升企業品牌保護和知識產權合規意識,增強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及糾紛應對能力。

三是充分發揮技術調查官、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專家等隊伍的專業助企機制。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專家進企業活動,通過與企業知識產權負責人交流座談,征詢并了解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困難和需求,幫助企業查找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方面的不足,鼓勵企業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深入企業調研,為企業進行知識產權海外布局、維權和糾紛應對等活動提供咨詢服務。2024年,邀請技術調查官參與了3起外觀專利侵權糾紛維權援助工作,為權利人維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下一步,淮南市將繼續做深做實內外資企業知識產權相關訴求收集處理工作,充分發揮三個機制作用,為企紓困解難,助力淮南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

請繼續提問。

今晚800記者:

請問,為什么要進行作品版權登記?

沈國冰:

一是作為初證,幫助持有者在訴訟中起到減輕舉證責任的作用;

二是有利于作品的許可、傳播、轉讓和經濟價值的實現;

三是對于個人自我價值的體現和企業創新起到促進作用;

四是計算機軟件登記證書是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必要條件。

主持人:

請繼續提問。

工商導報記者:

請問,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案件審理過程中適用懲罰性賠償的依據是什么?適用懲罰性賠償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宮軼男: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均明確規定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確立是我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重要體現。人民法院適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需要綜合考慮侵權人主觀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情節嚴重程度等因素。對于侵害知識產權的故意的認定,人民法院應當綜合考慮被侵害知識產權客體類型、權利狀態和相關產品知名度、被告與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之間的關系等因素。對于侵害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認定,人民法院應當綜合考慮侵權手段、次數,侵權行為的持續時間、地域范圍、規模、后果,侵權人在訴訟中的行為等因素。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旨在通過高額賠償震懾惡意侵權行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權利人在維權過程中應當注意收集能夠證明侵權人主觀惡意和損害后果等方面的證據。

主持人:

請繼續提問。

淮河早報記者:

請問,檢察機關如何應對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新要求?

王保輝:

針對新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面臨的新問題、新要求,淮南市檢察機關將堅持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以“三個善于”為引領,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為抓手,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大懲治力度。依法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領域以及新業態新領域,加大打擊侵犯商業秘密犯罪力度,維護社會創新活力。

二是加強溝通聯動。主動加強同公安、法院、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凝聚共識合力,推動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建設。

三是強化綜合履職。落實“一案四查”工作要求,拓展知識產權綜合履職辦案類型,強化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助推社會治理。

四是注重數據賦能。緊密結合知識產權案件辦理規律特點,強化對業務數據的深度挖掘,推進法律監督模型開發、應用,提高履職實效。

五是改進宣傳方式。通過庭審觀摩、送法進企業、進社區等方式加強對典型案例的宣傳,強化以案釋法,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

主持人:

請繼續提問。

淮南日報記者:

請問,2025年淮南市公安機關知識產權保護重點方向?

許峰:

1. 錨定關鍵領域,嚴打侵權犯罪。聚焦民生、高科技、老字號等重點領域,集中優勢警力與資源,以凌厲攻勢打擊知識產權侵權犯罪活動,堅決遏制侵權違法態勢,維護公平有序市場環境與群眾切身利益。

2. 依托科技手段,提升辦案質效。深度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搭建智能化線索分析與證據固定體系,精準挖掘線索、高效固定證據,突破傳統辦案瓶頸,實現對知識產權犯罪的全鏈條打擊。

3. 深化宣傳教育,營造保護氛圍。以“4.26 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深入企業、社區開展以案釋法、專題講座等活動,增強公眾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筑牢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防線。

主持人:

感謝發言人的發布。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