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
《關于進一步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召開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各省級駐淮媒體和市內各媒體,本場發布會由淮南傳媒集團進行現場直播。
為進一步加強經濟宣傳和預期引導,我們啟動開展“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集中介紹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成效、重大舉措,營造干字當頭、創先爭優、決勝“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的濃厚氛圍。本場是系列新聞發布會的首場,解讀近日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是: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馬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用途管制科科長榮偉。
首先,有請馬總工程師作介紹。
馬強:
主持人好!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首先,借此機會感謝廣大朋友們對淮南市要素保障工作的關心支持和理解,下面我就今年出臺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文件向大家作一簡要介紹。
自然資源要素保障關系到環境資源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于有效助推我市產業轉型和建設項目順利落地具有重要意義。2024年,全市共批準建設用地14471畝,供應土地12771畝,爭取各類建設用地指標1萬畝,保障引江濟淮二期、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設施、S63高速、S10高速、淮南淮河大橋等重大項目用地,有力推動我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作為要素保障部門,今年全市自然資源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2025年3月24日,為深入貫徹中央及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提升資源保障能力,促進資源高效配置,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我局會同市林業部門起草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
新的舉措有幾大特點。
一是多維融合。要素保障政策聚焦規劃引領、規劃選址、用地用林、土地供應、自然保護地準入、不動產登記等多個環節,優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全流程工作,將項目建設推進與要素保障相互融合,實現依法依規、精準施策,為項目用地開展全流程服務。
二是多方聯動。繼續完善發改、交通、水利、林業等部門會商機制,落實重點項目全程跟蹤聯系服務,積極主動對接市高新區、壽縣新橋園區、煤化工園區等我市重點區域,上門服務,面對面溝通,梳理項目難點痛點,優化要素保障工作路徑。
三是多級協作。落實市級自然資源部門要素保障專班引領作用,構建領導班子成員主負責,專班牽頭調度,各科室、事業單位分工協作,縣(區)局落實屬地職責的重點項目全程跟蹤聯系服務機制,明確“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安排專人跟進項目,提供用地政策指導,實現要素保障工作多層聯動,確保政策真正落實落細。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部門聯動,進一步落實自然資源領域重點工作要求,持續做好要素會商協商,從規劃管控、統籌指標、用地用林、資源保護,資源供給、不動產登記等多環節精準要素保障服務,推動重點項目落地,以有力有效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主持人:
好的。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安徽法治報記者:
剛才發言中提到今年出臺了新的要素保障政策,請問一下,政策有哪些新的變化和值得關注的地方?
馬強:
我局會同市林業部門起草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助推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包括規劃管控、用地用林、資源供應、資源保護、政務服務5方面23條舉措,主要內容體現在: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保障。開展總體規劃優化調整,將重點實施的交通、能源、水利、民生等項目納入規劃保障范圍,推進詳細規劃精準覆蓋。注重挖掘武王墩考古遺址公園、壽縣古城、九龍崗時光小鎮等歷史文化資源內涵,助力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專項規劃編審,統籌縣域城鄉規劃布局,重點推進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村莊規劃編制。
二是提高用地用林保障質效。實行重大項目用地全程聯保,統籌用地指標向新興產業、重大基礎設施、民生項目、鄉村振興項目傾斜。實施項目選址綜合論證,提升項目用地審批效率,強化項目涉林要素保障,推動用地用林聯動審批,實行市級以上重點項目用林“容缺+承諾”辦理,建立分期分段審批機制,運用先行用地、臨時用地、組卷報批用地等方式,按節點保障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三是優化資源供應結構。建立多元化土地供應方式。推行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長期租賃等方式供應經營性用地(住宅用地除外),降低產業用地成本。深化空間復合利用改革,支持工業、倉儲、科研、商業等用途混合布局、空間設施共享,加大存量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積極推進申報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
四是推進資源統籌管理。組織編制耕地保護專項規劃,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扎實推進補充耕地工作,統籌重大項目占補平衡指標保障。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優化自然保護地準入辦理。引導建設項目節約集約用林,加快建設項目用林前期審批效率。積極申報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探索創新土地整治新模式。
五是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探索建立工業項目用地“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機制,實行建設項目“多證聯發”。深化不動產登記全業務類型“全程網辦”,構建以線上辦理為主、線下幫辦為輔的“跨省通辦”服務模式。
主持人:
好的,請繼續提問。
市場星報記者:
請問,此次自然資源部門出臺的要素保障政策對于保障我市交通、水利、民生、文旅等項目落地有哪些創新的亮點?
榮偉:
為落實安徽省自然資源廳 安徽省林業局印發《關于強化自然資源要素服務保障若干政策舉措》文件精神,繼續強化與發改、交通、水利等部門協同聯動,會同林業部門推動用地用林工作。
一是推動用地用林聯動審批。探索建立用地用林聯動審批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同和信息共享,實行隨到隨審、快審快報,實現用地用林報件受理、審查審批全流程業務融合。
二是推動統一數據管理。加快“一張底圖”規范化進程,以“三調”成果為統一底版,以國土空間規劃及“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為依據,綜合考慮地類來源的合理性、合法性,科學合理明確林地管理邊界,規范林地管理。
三是推行項目同步踏勘。落實“一次查驗”現場踏勘,核實用地范圍后,以土地勘測定界結果為基礎,統一現場踏勘。推行“一并公告”用地用林,建設項目用地用林可同步公示,在符合公示要求的前提下對公示結果互認,推動用地用林信息高度集成融合。
主持人:
好的,請繼續提問。
淮河早報記者:
國家正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請問,要素保障工作如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榮偉:
涉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局緊緊圍繞幾點工作發力。
一是下達用地計劃。今年對各縣區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督促縣區組卷報批,做好項目用地服務,安排比例超過5%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農民建房指標用于保障縣區農村村民住宅用地需求,做到應保盡保。
二是指導縣區開展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分解縣區責任目標,指導縣區項目組卷,加快實施方案審查。結合成片開發方案執行,摸清用地需求,建立與行政區域內開發區對接機制,促進增減掛鉤項目后備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及時利用。
三是推進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注重鄉村全面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重點落實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及有條件、有需求村莊編制村莊規劃,加強與精品示范村建設方案的融合,統籌安排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空間,合理布局一二三產業項目用地。
主持人:
好的,請繼續提問。
今晚800記者:
我市這些年正面臨產業轉型和經濟向穩向好發展的課題,請問,在推動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提質增效方面,有哪些新的舉措具體有效地落實要素保障工作?
馬強:
我局貫徹落實全省自然資源工作會議及市“兩會”會議精神,積極謀劃部署2025年發展任務,通過以下三項措施深入貫徹落實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
一是落實規劃計劃,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專項規劃的銜接,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管控要求,推動各類建設用地計劃向重點區域、重點產業傾斜。推動我市建設項目申報國家、省重點項目清單,探索創新重大項目土地政策支持機制,主動融入區域戰略,優化資源配置。
二是提升工作質效,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強化要素專班職責,健全重大項目用地全程服務機制,打通服務項目“最后一公里”。注重城鄉融合和文旅融合發展,積極盤活低效土地,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靈活運用先行用地、臨時用地、報批用地等方式確保年度季度重點項目開工建設。
三是轉變服務形式,提升惠企惠民服務能力。主動跟進、靠前指導縣區、園區、項目企業做好項目前期,推動與產業項目立項同步開展。持續創優營商環境,做好不動產登記,深入推進“帶方案出讓”“拿地即開工”等工作,化解房地產、工業企業歷史遺留問題,不斷優化窗口管理服務,提高公眾滿意度。
主持人:
感謝兩位發言人的發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