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
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
“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5-05-28 17:10 點擊數:來源:淮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字體: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舉行“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3場,主題是“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睿峰、市司法局法治調研科科長趙多普,圍繞我市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有關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朱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朱睿峰:

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司法局,向大家長期以來對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2024年以來,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一個統抓,五大職能”,錨定“六個新突破”目標任務,積極投身“五大攻堅行動”,將法治的 “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 作用深度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完成城市綠化、水資源管理等法規規章立改廢工作;開展“兩率”專項治理,行政訴訟敗訴率、行政復議糾錯率實現“雙下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48個月保持100%,主要負責人出庭比率逐年提升。全力推行柔性執法,發布兩批次256項“輕微行政違法行為免罰清單”;推深做實“一站式”解紛體系建設,深化培育具有淮南特色的“當面鼓對面鑼”“老娘舅”“謝大姐”等人民調解品牌,構建系統化、高效化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下一步,市司法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為主題,以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淮南、法治淮南為牽引,以健全完善依法治市體制機制為抓手,持續強抓政治建設、專業能力建設、作風轉變和工作落實,守牢安全穩定底線,強化基層基礎,鍛造過硬隊伍,忠誠履職、挺膺擔當,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依法治市這一主軸蓄力提質。統籌督導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全面落實,緊盯終期評估和“八五”普法終期驗收,推進法治建設和法治宣傳責任落實落細。深挖基層法治建設難點、堵點,全面謀劃“十五五”法治建設和法治宣傳規劃,推進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提檔升級。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二是聚焦依法行政這一主線擔當作為。強化法治支撐,持續推動在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及民生領域開展高質量立法,善于通過科學立法解決新問題。充分發揮行政復議監督指導功能,力爭將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和“兩率”治理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深入開展“以案促治”,切實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發現的問題清單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履職清單。

三是聚焦監督督察這一主抓恪盡職守。健全市、縣、鄉三級行政執法監督體系,充分發揮執法監督統籌協調、規范管理、指導監督、激勵保障功能。圍繞群眾關注度高、社會反映強烈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點行政執法案件,加強事前規范、事中事后監督。扎實組織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持續推動提升涉企行政檢查質效,深化包容審慎監管,深入開展執法效能評估。

四是聚焦營商環境這一主導真抓實干。持續開展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細化量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法治審核。加大“無證明城市”建設力度,著力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證明多、出具難、多頭跑”的問題。統籌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積極構建“預防為主、輕微免罰、重違嚴懲、過罰相當、事后回訪”執法模式,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五是聚焦法治為民這一主業篤行不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構建“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智能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聚焦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需求,持續實施“公證減證便民提速行動”。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優先辦、容缺辦、上門辦”,拓展仲裁和司法鑒定業務面。加快提升律師行業法律服務質量和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便捷、高效和公正。

六是聚焦安全穩定這一主責全面履職。始終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努力在強化系統觀念、夯實安全穩定防線上切實抓出新成效。深化“一站式”服務,推進前端一站式受理、中端全鏈條解紛、后端全量化研判,更好防范化解矛盾糾紛。深化專項治理,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細化“施工圖”,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安徽法治報記者: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請問,淮南市在推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取得了哪些突破?


趙多普:

淮南市司法局始終把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永不竣工的工程”,推深做實宜商、護商、惠商各項工作,堅持以法治之力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讓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成為淮南金字招牌。

一是制度建設重在“宜商”。創新推出司法行政機關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會同市工信局、市發改委等多部門,將《淮南市民營企業投訴處理辦法》列入2025年度市政府規章制定計劃。啟動地方性法規《淮南市牛肉湯產業發展條例》制定程序,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在牛肉湯產業聚力創新,高質量發展。

二是規范執法重在“護商”。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以“綜合查一次”改革為切入點,不斷創新涉企行政執法方式方法。按照“制度先行、場景驅動、數字賦能、部門聯動”改革路線圖,力爭非現場檢查占比逐年提高,現場檢查總量持續下降,避免多頭執法、重復檢查,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負。

三是深化改革重在“惠商”。深化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推動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為企業減負擔、破堵點。充分發揮行政復議調解職能 ,積極推動行政復議與行政行為自我糾正程序的深度融合,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主持人:

好的,請繼續提問。

今晚800記者: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對法律服務需求不斷增長,請問,市司法局在推進新時代公共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法律服務需求上有哪些新的舉措呢?

趙多普 :

在今年的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上,司法部部署新一年工作重點,提出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重點提升質量和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務的便捷、高效和公正。今年,淮南市司法局將著力打造更加便捷、高效、完備、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法治需求,切實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

一是突出均衡化,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供給體系。建立健全“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智慧公共法律服務”等供給路徑,與自然資源、不動產登記等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著力緩解法律服務資源不均衡問題。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務機構同高校法學院系交流合作機制,為法學基礎好、素養高的法學專業學生提供參與公共法律服務的渠道和平臺。

二是突出智能化,構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體系。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運行管理機制建設,以“皖事通”和法律服務網為科技支撐,融合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和法律服務機構,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全時空配置能力。推進一站式、實體化、標準化、模塊化的實體平臺建設,努力向基層、農村等法律服務資源匱乏的地區延伸,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智能化法律服務。

三是突出多元化,構建公共法律服務產品體系。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各行業服務銜接,暢通各環節法律服務“接口”,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需求感知評價反饋機制,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一體化和精準化。圍繞民營企業、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推出企業“法治體檢”、商事調解、仲裁服務、法律維權、法律顧問等法律服務產品,為企業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精準、專業的法律服務。

四是突出規范化,構建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系。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各業務領域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各項服務制度,全面提升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做到讓服務對象滿意,讓人民群眾滿意。全面升級公共法律服務誠信體系,廣泛開展法律服務隊伍職業道德和執業素養教育,引導法律服務隊伍踐行“服務為民”宗旨,提升法律服務業社會形象和公信力。

主持人:

感謝兩位發言人的發布。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