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
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
“聚力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先進光伏和
新型儲能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聞發布會召開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F在進行“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4場,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化科副科長、三級主任科員孟碩,請他們介紹我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先進制造業集群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楊局長介紹相關情況。
楊潔:
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根據工作安排,我謹代表市光儲辦向大家介紹我市光儲產業集群建設情況和下一步謀劃。光儲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淮南市緊緊抓住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積極布局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營收保持穩步增長。我市光儲產業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2024年,我市光儲產業合計營收同比增長61.6%,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先進光伏產業營收同比增長61.4%,位居全省第3位;新型儲能產業營收同比增長64.3%,同樣位居全省第3位。今年1-3月份,我市光儲產業合計營收同比增長46.5%,位居全省第4位。其中,先進光伏產業營收同比增長45.6%,位居全省第3位;新型儲能產業營收同比增長62.9%,位居全省第6位。
二是補鏈能力有所增強。在中環、國晟等“鏈主”企業的帶動下,引育了安徽能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中環鑫能(安徽)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安徽灃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上下游供應鏈配套企業。2024年以來,全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新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101.8億元;新開工項目16個,總投資224.3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0個,總投資52億元。促成“補鏈”企業江蘇澤潤、晶瀾光電、江蘇浩瀚陸續簽約。依托陽光電源等行業頭部企業,招引安徽能啟、安徽啟程、青島云路等配套企業落戶淮南,有效補齊了產業鏈短板。
三是示范應用成效顯著。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創新載體建設和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推進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不斷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中環低碳N型TOPCon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72%,穩居行業前列?;茨细咝录夹g產業開發區增量配電網產業園區進入全省首批零碳產業園區擬籌建名單。我市“水系鈉離子電池儲能示范電項目”成功入選國家能源局獲批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之一。中環新能(安徽)先進電池制造有限公司“以數據融通貫穿生產制造數字化轉型應用”案例成功入選工信部2024年工業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典型實踐案例名單。
四是產業生態不斷優化。強化招才引智,積極組織全市光儲重點企業參加“安徽人才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動,靶向招引光儲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強化金融支持,對已落地我市的三十多家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制造業企業融資需求進行摸查,篩選市場信譽良好的企業納入我市首批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融資白名單,確保融資協調機制順暢運行,2024年以來幫助中環、凱盛與興業銀行、交通銀行達成融資貸款2.7億元。強化平臺搭建,舉辦企業家大講堂、企業家沙龍等活動,為全市光儲產業鏈企業、金融機構、應用場景企業提供了交流平臺,有助于進一步打通政策快遞“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市將堅持創新引領、以強促大,堅持質量優先、有序發展,推動全市光儲產業高質量發展,繼續做好光儲產業集群建設各項工作。
一是著力提升創新能力。支持關鍵技術攻關,重點圍繞大尺寸長壽命鈣鈦礦及疊層電池、構網型儲能系統等方向,按照省2025年度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鏈協同攻關目錄,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打造高水平創新載體,建立完善全市光儲產業創新平臺梯度培育儲備庫,引導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強化平臺建設,引導企業爭創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省(重點)實驗室、省產業創新研究院、省企業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推動一批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前沿成果轉化項目納入種子投資基金、雛鷹計劃專項基金、新型研發機構專項基金等基金項目庫。大力培育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創新性高附加值產品列入首臺套重大裝備、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軟件“三首”產品目錄,推進示范應用。
二是著力補齊產業鏈短板。圍繞《安徽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鏈核心企業對接招引目錄(2025版)》,進一步聚焦價值鏈中高端環節和我市短板弱項環節精準招引。開展項目合作交流、招商引資高端活動,拓展地方招商引資渠道,籌辦好第21屆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健全全市年度簽約、開工、建成、投產項目清單,完善“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動態管理機制,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強項目進展跟蹤調度,實時掌握項目建設進展和運營情況,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推動項目早竣工、早達產。引育一批系統集成、運維檢測、智能清洗、隱患排查、并網支持等領域企業,支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企業開發服務產品、延展業務范圍,向服務型制造模式延伸。支持布局廢舊光伏組件、儲能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支持企業開展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業務,鼓勵建設光伏及儲能信息化回收利用平臺、產業園區。
三是著力優化產業層次。加快企業產品提檔升級,指導企業對標行業規范提升產品性能和管理能力,培育1—2家符合光伏制造、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加快光儲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建立光儲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清單,“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支持我市光儲行業頭部企業聚焦光伏電池片、新型儲能系統、儲能電池等重點領域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成為行業領跑者。加快推進“智改數轉”,支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企業圍繞強基礎、建平臺、延鏈條,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著力培育光儲領域智能工廠。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探索構建“源網荷儲”高度融合、風光水火儲優勢互補的新型能源系統。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廢舊光伏組件、儲能電池等新興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大力培育光儲領域綠色工廠。筑牢安全底線,督促電化學儲能電站加強安全管理,指導光儲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四是著力拓展應用場景。重點圍繞光伏建筑一體化、農光復合利用、低碳園區、共享儲能等方面,加快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品在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建筑、農業、信息通信等領域應用,拓展多種形式的光儲融合應用場景。以優化重點行業能源結構為目標,以場景拓展示范引領為抓手,支持先進光伏技術和產品應用于建筑等資源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利用全市建筑等資源(含屋頂、車棚、構筑物)建設“光伏+”工程,支持已建和新建建筑玻璃幕墻、石材外墻或鋁板外墻按照建筑一體化要求建設光伏發電系統,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符合建設條件的建筑等資源光伏覆蓋率達到70%以上。加快高新區零碳產業園建設,聚焦國家政策導向,做好規劃方案編制。堅持“源網荷儲”一體化、“投建管運”一體化,加快新技術應用、新業態導入、新模式構建,統籌推進發電端、制造端、消納端建設,提高產業“含綠量”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五是著力加強要素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依托“安徽人才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動,靶向招引光儲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加強新能源相關專業學科建設,支持高校與科研機構、頭部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探索“雙元制”育人模式改革,支持校企合作開設光儲行業應用型人才“訂單班”,共同建設“微專業”,打造具有淮南特色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搭建行業服務平臺。探索建立“光儲產業大腦”,舉辦企業家大講堂、企業家沙龍等活動,更好發揮政策宣貫、行業資訊、調度監測、合作對接、訴求反饋等作用。加強先進光伏、新型儲能領域產學研合作、高端智庫、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機構建設,為企業提供培訓、技術咨詢、企業管理、產品檢測認證等服務。強化銀企要素對接。定期遴選一批具有中長期融資需求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細分領域初創型科技企業,納入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培育主體庫并向相關銀行推送對接,支持企業融資需求。
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淮河早報記者:
產業創新能力和技術迭代對于光儲行業至關重要,請問,淮南市光儲行業在創新方面有什么成效?
孟碩:
我市高度重視光儲產業的創新能力提升,通過關鍵技術攻關、創新載體建設和成果轉化應用,不斷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中環低碳N型TOPCon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72%,穩居行業前列;大力支持企業聯合高校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成立了多個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如中環低碳與南京大學合作的鈣鈦礦聯合實驗室,用于未來兩年高效大面積鈣鈦礦及鈣鈦礦/晶硅疊層電池的中試產線建設和工藝研究。乾景宇辰與安徽理工大學合作,聚焦基于新型互聯技術對高效異質結組件進行研發,依托完善的光學和電學理論模擬平臺,對異質結組件的性能進行精準模擬和優化。益恒光伏和蘇州大學合作,聚焦下一代電池技術新路線,建立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高效電池研發中試線,力求在2025年底前獲得高效穩定的異質結-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
市興淮產業投資促進基金、市高新戰新產業投資促進基金等產業母基金共計投資鋰電池等新能源產業項目6個,涉及賽緯電子、泰來動力、開沃新能源等9家企業,投資金額合計21.6億元,有效推動基金支持前沿成果轉化應用,解決企業發展資金需求。
主持人:
好的,請繼續提問。
安徽經濟報記者:
為了引導光儲產業健康發展,國家及省采取了系列措施防內卷,請問,淮南市落實了哪些具體舉措?
孟碩:
一是防范區域同質化競爭。2024年8月,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啟動淮南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作。從產業布局上,明確以鳳臺經開區為核心承載園區,并向壽縣、毛集、高新區、潘集區輻射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布局;從企業引育和技術路線上,支持中環聚焦N型TOPCon電池的研發,支持國晟聚焦高效異質結電池技術研發,支持益恒聚焦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高效電池研發,形成差異化、多樣化的錯位發展格局。
二是強化管理抓規范。根據工信部關于《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實施工作的要求,強化行業規范管理,持續指導企業對標行業規范開展技術提升、優化企業管理、申報公告企業。加強擬建項目研究論證,避免盲目上馬單純擴大產能項目,減少行業內卷。
主持人:
感謝兩位發言人的發布。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