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
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
新聞發布會召開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F在舉行“奮發有為往前趕——加快淮南高質量轉型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6場,主題是“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我們邀請到淮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新輝、就業和促進科科長楊天安,請他們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問題。
首先,請張局長作介紹。
張新輝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謹代表市人社局對新聞媒體朋友長期以來的關注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相關情況向大家作介紹。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黨中央關于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全市人社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錨定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重點任務,狠抓貫徹落實,我市就業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拓展優質就業崗位。聚焦服務我市七大新興產業和規上制造業企業用工、培訓等需求,統籌就業補助資金、產業資金,為重點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勞動者高質量就業。扎實開展“三級三方服務千企”活動,精準對接重點企業用工需求,22名人社部門包保領導、19名人社專員每月對40家包保企業進行走訪、電話對接,向企業宣傳就業人才政策、邀請企業參加各類招聘會,為企業安排培訓機構16家,匹配對接人力資源公司18家,累計幫助企業解決用工665人。
二是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創新打造“2+N”招聘會、“招才引智高校行”兩大核心品牌,構建“市場招聘鏈+校園引才鏈”融合機制,全力助企招工引才。今年以來,舉辦各類招聘活動447場,累計服務企業6761家次。創新開展線上“直播帶崗”“入企探崗”直播活動,搭建企業和求職者線上便捷對接渠道。深化校企人才引育合作。立足產業人才需求,在市內外高校持續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先后組織355家次重點產業企業在省內外高校舉辦校企對接招聘會18場,通過“政策宣介+崗位推送”吸引高校畢業生來淮就業創業。
三是激活創新創業動能。深入實施“創業淮南”行動計劃,圍繞我市產業優勢,積極做好創業場地供應、創業資金支持等工作,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科研人員等創業者2264名,支持高層次創業團隊18個。今年以來,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4億元,撥付財政貼息及獎補資金920萬元,扶持自主創業1055人,帶動就業3000余人。依托安徽省創業服務云平臺、淮南市創業服務云平臺,發放電子創業券250萬元,為1473家企業提供創業服務。開辦兩期“創業淮南訓練營”,60名創業項目負責人參加,提升了創業者決策、經營和管理能力,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氛圍,形成以創業帶就業,以創業促就業的新格局。
四是推動技工強市建設。以技能人才培育為突破口,深化技能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新增技能人才1509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252人,占比達81%。深化高校畢業生“一試三證”評價制度改革,推動技工院校與各類高校合作,打通“技能+學歷”通道。目前,全市6所高校共備案133個職業工種,15275名畢業生參加技能評價并取得高級工證書。開展“技能照亮前程”職業技能培訓行動,打造“淮南工匠”技能培訓品牌。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2個。全省率先開展企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的評聘試點,評選出3名首席技師,4名特級技師。聚焦“6+1”產業體系,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
五是著力幫扶重點群體。推進“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實施“千企進校園 萬崗進萬家”“改進作風 訪企入村”等專題活動,統籌抓好就業政策落實、崗位開發、服務優化等工作,推動重點群體就業創業。今年以來,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10人,發放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1326人次390萬元。公開招募275名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就業見習,常態化發放159名2025屆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23萬元,為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900余萬元。發揮失業保險兜底幫扶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發放2.24萬人次失業人員失業保險待遇3906萬元,代繳醫療保險2萬人次785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省人社廳工作安排,強化底線思維,加快落實就業政策,全力做好穩就業工作,確保我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就業形勢分析。常態化開展就業失業動態監測,定期開展就業形勢分析,持續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對就業影響,做好分析研判。跟進企業用工和勞動力市場供求波動,及時防范和化解失業風險。重點加強對園區企業用工和新業態企業靈活就業人員情況調查研究,及時出臺針對性舉措,保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
二是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就業信息化建設,完善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就業信息的精準推送和高效對接。積極拓展“三公里”就業圈服務功能,規范化建設零工市場和零工驛站,推動就業公共服務下沉基層。加強基層就業服務機構建設,提高就業服務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加大就業政策宣傳力度,提高政策知曉率和落實率。加強勞動監察執法,規范企業用工行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圍繞市場需求和勞動者意愿,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為引領,深入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行動,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資源整合,建立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鼓勵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支持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活動,不斷提升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四是加大創業扶持力度。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降低創業門檻,加大創業扶持力度,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政策。加強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培育創業主體,激發創業活力。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創業者提供場地、資金、技術等支持,提高創業成功率。持續推進建設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省級青年創業園、市級民營孵化基地,實現創業帶動就業。
五是突出保障重點群體就業。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到企業就業創業。常態化舉辦“招才引智高校行”等系列活動,加強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失業青年實名制幫扶工作。加大對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幫扶力度,落實各項就業援助政策,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努力開創淮南就業工作新局面,為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就介紹這么多內容,謝謝大家!
主持人:
好的,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安徽法治報記者:
今年高校畢業生保持歷史高位,就業見習一直是較多畢業生比較傾向的選擇。請問人社部門怎么安排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
楊天安:
感謝您對就業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根據我省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的有關政策,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3-12個月的見習,見習單位為見習人員發放每人每月不低于2000元的基本生活補貼,其中就業補助資金給予見習單位補貼每人每月1400元,工作期間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人社部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
一是廣泛宣傳,提升服務。依托鄉鎮和社區就業服務、互聯網、招聘會、對接會等平臺廣泛宣傳、設立咨詢熱線,走進校園、企業,宣傳就業見習政策,鼓勵暫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參與到就業見習工作中來,通過參加就業見習活動來提高職業技能,為今后的就業積累經驗。
二是精心篩選,提高崗位質量。通過積極摸排調查、加強縣區協作,精心篩選見習基地,不斷拓寬開發渠道,收集各類優質崗位,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和淮南市公共就業人才業務系統及時向社會更新發布。積極主動為見習單位與見習對象提供高效、便捷、貼心的就業服務,通過見習對接會、直接推薦等形式,搭建雙向選擇平臺,精準推送崗位到人,不斷提升見習工作實效。
三是加強監管,督查回訪。對就業見習對象在見習期間全程管理,嚴格見習制度,落實跟蹤服務,定期不定期督查回訪,規范就業資金管理,保障見習人員生活待遇,不斷推動見習工作良性發展。以上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主持人:
好的,請繼續提問,
淮河早報記者:
近期我市組織開展了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請問圍繞服務企業、保障用工等方面,市人社部門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楊天安:
謝謝您的提問,市人社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嚴格按照“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方案要求,堅持求真務實、解難幫困原則,主動訪企問需、送政策收問題,積極助企紓困,通過搭建供需對接平臺,落實惠企政策舉措,精準提供高質量就業服務。
自活動開展以來,人社部門聚焦人社職能,結合企業招工用工需求:一是市級統籌。市人社局積極協調在淮企業通過參加招聘會、校園行、網上發布等多渠道,幫助招工用工。二是市縣聯動。督促指導縣區人社部門,采取上門服務、線上聯系等形式予以幫助反饋。三是行業協同。協調市人力資源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等幫助企業服務解決。四是校企對接。協調對接部分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幫助企業建立長期協作機制。五是督導督辦。分階段查看為企服務進度成果,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在這里向大家匯報,6月21日,市人社部門在田家庵區萬達廣場舉辦了主題為“訪企問需搭平臺 入村送崗促就業”專場招聘會,安排人社專員提前對接梳理企業用工需求,重點邀請34家企業參加,涵蓋制造業、服務業、信息技術等多個行業領域,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60余人。
下一步人社部門將會同相關部門,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城鄉基層等,通過加強就業監測、政策落實、為企服務等舉措深化“訪企入村”活動走深走實。
主持人:
感謝二位發言人的發布,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