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屆市政協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加快建設“七個強市”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南篇章
十六屆市政協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任澤鋒張志強陳儒江張孝成出席 蔡宜驊作十六屆市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陳永多主持會議
1月15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六屆淮南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市政務中心召開。記者 張 越 陳海濤 攝
1月15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六屆淮南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市政務中心隆重開幕。
會議應到委員373人,實到361人,符合規定人數。
市政協主席蔡宜驊,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張勁松,市政協副主席董眾兵、陳永多、李雪蓮、周方勤、張天舒,秘書長呂習明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的有市委書記任澤鋒,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志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儒江,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張孝成。市黨政軍領導和有關方面負責人馬文革、鄔平川、孫良鴻、文見寶、宋立敏、李家保、魏筱春、房坤、趙期中、朱平、沈斌、夏智明、劉濤、李國利、陸晞、烏吉阿哈買提·吐爾遜、晁友福、程俊華、萬繼軍、李大松、文則俊、馬超群、從永剛在主席臺就座。
市政協歷屆領導姜典法、張祖保、方嚴,以及顏冬松在主席臺就座。
上午9時,大會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開幕。陳永多主持。
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總結市政協2023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的工作任務,討論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有關報告,補選十六屆市政協副主席。
蔡宜驊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淮南市第十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他在工作報告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一年來,市政協及其常務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省政協的指導下,在中共淮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心聚力,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南作出了積極貢獻。
蔡宜驊指出,一年來,我們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把牢正確政治方向,推進黨建引領走深走實、推進主題教育凝心鑄魂、推進理論學習入心入腦、推進大團結大聯合,引領廣大政協委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我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召開“推進人才強市戰略”資政會、“推進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議政性常委會、市委書記領銜督辦重點提案、深入開展協商議政、強化民主監督實效,助力淮南高質量發展。我們堅持守正創新,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搭建常態化履職平臺、組織開展重點調研和發揮委員工作室作用,不斷豐富協商載體和協商形式,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我們強化責任擔當、委員履職管理、樹立鮮明質量導向、提升委員聯系界別群眾能力、加強政協系統上下聯動,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蔡宜驊指出,2024年,是新中國及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方位新使命,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的決策部署,緊扣“七個強市”的奮斗目標,聚焦“五大攻堅行動”,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實現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美好淮南建設集聚眾智、匯聚眾力。
蔡宜驊強調,今年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持續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二是著力提升“雙月協商”實效;三是深入開展重點課題研究;四是切實加強政協“三化”建設;五是加強提案、社情民意和“微建議”工作;六是推動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七是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八是深化一流政協機關建設。
蔡宜驊強調,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人民政協使命光榮、重任在肩。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淮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同心同德,擔當作為、勇毅前行,為開創現代化美好淮南建設新局面而團結奮斗!
會上,9位委員作了大會發言。大通區政協作《搶抓新文旅“風口” 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發言;民盟淮南市委會圍繞《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加大直接融資力度》提出建議;農工黨淮南市委會作《加快制定氫能發展規劃 推動我市氫能產業發展》的發言;壽縣政協建議《加快引江濟淮工程二期建設 提升對外聯通能力》;民革淮南市委會作《切實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 讓城市更有溫度》的發言;田家庵區政協提出《完善防洪排澇體系 建設宜居韌性城市》的建議;致公黨淮南市委會圍繞《發揮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引領作用 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發言;王希幫委員作《建設江淮運河生態廊道 打造綠色淮南美好家園》的發言;夏琴委員圍繞《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篩查 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議。
記者 張 靜 梁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