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關于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第二十一批交辦件查處情況的公示

發布時間:2022-06-29 15:47 點擊數:來源:市生態環境局
【字體:
       安徽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6月23日(第二十一批)交辦我市的10件信訪件,截至6月29日,已辦結4件。其中,經查屬實的3件,部分屬實的4件,不屬實的3件,責令整改2家。
序號 受理 編號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 行政區域 污染類型 是否屬實 調查核實情況 處理整改情況 問責情況 備注
1 LX202200100 大通區上窯鎮外窯村群眾對LD202200468回復提出質疑:一、大通區自然資源局的違法行為,為什么讓大通區自然資源局回復。二、是否存在毀壞林地行為。三、上窯鎮外窯村狼洞山采石塘口規劃治理工程設計,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四.安徽水文地質工程有限公司就是掛靠的,真正現場施工,現場售賣山石的均是上窯鎮和大通區國土資源局相關人員。五、工程是否完成覆土62500余平方,植樹6800余棵? 大通區 生態 不屬實     一是關于“大通區自然資源局的違法行為,為什么讓大通區自然資源局回復問題”的問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通分局對有關問題進行回復,是因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該項目行業主管部門,對該項目負有業務牽頭指導和監管責任,大通分局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派出機構,在大通區具體行使相關工作職能。二是關于“是否存在毀壞林地行為”的問題。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任務的下達是由自然資源部廢棄礦山圖斑數據庫決定,大通區上窯鎮外窯村狼洞山、貓山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的范圍,均在自然資源部下達的廢棄礦山圖斑數據庫中。由于以往礦山無序開采,礦山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均遭到很大的破壞,項目大部分地區,巖石裸露,有些區域更是形成了寸草不生的巖石面平臺,只有項目外圍有新栽植胸徑不足1厘米的苗木,對部分陡坡及崖壁上生長多年樹木,在項目設計階段已安排避讓,不存在毀壞林地的問題。三是關于“上窯鎮外窯村狼洞山采石塘口規劃治理工程設計,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的問題。根據《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2021年度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計劃的通知》(皖自然資修函〔2021〕36號)和《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下達淮南市2021年度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計劃的通知》(淮府秘〔2021〕9號)文件要求,區政府作為生態修復項目責任主體,根據“屬地管理原則”,由上窯鎮人民政府負責,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通分局牽頭進行業務指導,九龍公司協調配合。委托組織編制單位對上窯鎮外窯村狼洞山采石塘口進行規劃治理工程設計?;茨鲜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組織專家組對該項目設計方案進行嚴格審查后,通過了該設計方案,并下達相關批復函(批復文號:淮自然資規〔2021〕188號),同意大通區按設計方案組織實施。因此,上窯鎮外窯村狼洞山采石塘口規劃治理工程設計,符合相關規定。四是關于“安徽水文地質工程有限公司就是掛靠的,真正現場施工,現場售賣山石的均是上窯鎮和大通區國土資源局相關人員”的問題。2021年8月30日在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站發布公告,2021年9月10日在區采購中心采用競爭性磋商方式進行招標,擇優確定中標單位為安徽水文地質工程有限公司,不存在掛靠行為。根據屬地管理原則,上窯鎮人民政府每日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查。根據《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自然資規〔2019〕6號)和《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意見的通知》(皖自然資規〔2021〕2號)文件規定,“因削坡減荷、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等修復工程新產生的土石料及原地遺留的土石料,可以無償用于本修復工程;確有剩余的,可對外進行銷售,由縣級人民政府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銷售收益全部用于本地區生態修復”,為此,項目工程實際所產生的多余土石料約14萬噸,由大通區人民政府委托區龍騰公司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進行拍賣,銷售收益納入區財政。五是關于“工程是否完成覆土62500余平方,植樹6800余棵問題”的問題。該工程嚴格按照《淮南市大通區外窯村狼洞山采石場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設計》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大通分局、上窯鎮人民政府對施工現場進行經常性巡查,確保項目施工按時按質完成。目前項目已經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驗收通過(驗收文號:淮自然資規函〔2021〕293號),下一步繼續加強管護。
2 LD202200110 安徽東華通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潘集區平圩鎮)存在以下問題:1、該公司在處置危廢過程中,未按照2020版標準進行處理,不符合操作規范;2、 部分物料燃燒后產生的飛灰直接丟棄至填埋廠進口處坑洞內(3米-5米)進行簡單處理,未使用水泥進行穩定化,不符合飛灰處理標準。 潘集區 固廢 部分屬實     一是關于“該公司在處置危廢過程中,未按照2020版標準進行處理,不符合操作規范”的問題。經核查,安徽東華通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固廢處置中心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于2016年12月19日由原安徽省環境保護廳批復(皖環函〔2016〕1389號)。該項目于2021年11月30日通過自主驗收。建設內容:2*30噸/日的回轉窯焚燒爐,52.7噸/日的固化系統,總庫容為84萬立方米的填埋場(包括一般填埋區20萬立方米和危廢填埋區45萬立方米)。1、安徽東華通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填埋場執行《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19),一般工業廢物和危險廢物根據化驗結果,采取焚燒或填埋(部分直接進入填埋場,部分固化后進入填埋場)的方式處置。飛灰經水泥固化后進入危險廢物填埋場。填埋場場底防滲系統各層材料由下而上分別為:地下水倒排系統、壓實黏土層、鈉基膨潤土層、HDPE光面膜、復合土工排水網、HDPE光面膜、無紡土工布、滲濾液倒排層、土工濾網。填埋后采用HDPE覆蓋。2、安徽東華通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危險廢物暫存庫設置有廢氣收集裝置,廢氣經噴淋+活性炭吸附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污水處理站廢氣通過噴淋+UV光催化氧化處理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 。焚燒爐尾氣采用2套“SNCR脫銷+余熱鍋爐+急冷塔+脫酸反應器+布袋除塵器+濕式脫酸+濕式靜電除塵”處理后高空排放。固化車間生產廢氣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20米高排氣筒排放。料坑無組織排放采取回轉窯風機進風口收集,經回轉窯焚燒后尾氣為焚燒車間焚燒尾氣,停爐期間料坑無組織排放廢氣由負壓管網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廢氣處置裝置。3、該公司《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4-2020),廢氣排放口裝有在線監測系統,調閱在線監測系統歷史數據,未發現異常超標情況。二是關于“部分物料燃燒后產生的飛灰直接丟棄至填埋廠進口處坑洞內(3米-5米)進行簡單處理,未使用水泥進行穩定化,不符合飛灰處理標準”的問題?,F場檢查時,該公司焚燒車間、固化車間正在運行,填埋場未進行填埋作業?,F場查閱該公司危險廢物處置方案,殘渣、鹽渣、廢母液等與飛灰、水泥、水進行固化試驗。調閱固化車間工作日志,均使用水泥進行固化。     潘集區生態環境分局責成安徽東華通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嚴格執行《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19)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4-2020),作業時嚴格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
3 LD202200147 安徽東華通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潘集區平圩鎮劉巷村西北角)固廢填埋場,每逢陰雨天氣彌散惡臭氣味,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 潘集區 固廢 部分屬實      經核查,安徽東華通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填埋場,一般工業廢物和危險廢物根據化驗結果采取焚燒或填埋(部分直接進入填埋場,部分固化后進入填埋場)的方式處置。填埋場場底防滲系統各層材料由下而上分別為:地下水倒排系統、壓實黏土層、鈉基膨潤土層、HDPE光面膜、復合土工排水網、HDPE光面膜、無紡土工布、滲濾液倒排層、土工濾網。填埋后采用HDPE覆蓋?,F場核查時,在固廢填埋場能嗅到異味,但調閱該公司5月份(采樣日期5月24日)、6月份自行監測報告(采樣日期6月12日),廠界無組織排放(顆粒物、硫化氫、氨氣、非甲烷總烴)未超標。潘集區生態環境分局曾多次赴安徽東華通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現場進行檢查,并于2021年8月29日對其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2022年1月27日對其環境違法行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潘集區生態環境分局責成安徽東華通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嚴格執行《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19),填埋作業結束后及時進行覆蓋。
4 LD202200710 毛集實驗區毛集鎮花家湖出煤路左側,一家慧強物資回收公司(廢鐵加工廠)每天不間斷進行作業,噪音較大且油污四溢,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及污染該處環境。 毛集實驗區 生態 部分屬實     2022年6月9日接到群眾反映信訪件,毛集實驗區組織區環保局、區經貿發展局、區應急局、區國土局、毛集公安分局、市場監管局毛集分局、毛集鎮人民政府對慧強物資回收公司進行聯合檢查。經現場檢查,該公司位于毛集鎮花家湖出煤路左側,主要經營回收廢鐵等金屬件進行切割破碎及銷售。該公司營業執照及環評手續齊全,每天白天生產8小時。該公司自疫情以來破碎工序一直處于停產狀態,現場未發現有油污污染環境的現象,但廠區內物料堆放混亂,不符合環保要求。針對群眾之前向市長熱線反映的情況,2022年4月27日毛集鎮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淮南市宜青環境檢測有限公司)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噪音達標排放。2022年6月17日接到群眾再次投訴的信訪件,經現場檢查,發現現場噪聲主要來自吊運廢鐵裝車時發生的噪音。針對群眾多次反映重復件問題,毛集實驗區正積極推進整改工作。     1、已責令公司早上七點后進行作業,破碎工序一旦生產必須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進行檢測,檢測數據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
    2、該公司正在對場地物料進行清理,要求日常管理按相應環保要求。
5 LD202200715 田家庵區安城鎮王巷村內的一家豆腐作坊,將污水長期通過王巷村溝渠排放至淮河水域內,每日散發較為難聞氣味,且污染水源。 田家庵區 大氣,水 屬實     收到信訪件后,立即安排專人進行現場調查,經現場核實,該處確有一家豆腐作坊,污水直排下水道,無排至淮河水域形象。     屬地鄉鎮已要求該豆腐作坊負責人立即對相關機械設施進行拆除,并安排專人現場監督拆除工作。
6 LD202200723 群眾反映,壽縣壽春鎮陡澗村村民鮑某爽、李某貴、張某文長期在村內養殖生豬,每日散發難聞氣味,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且養殖廠污水通過陡澗村溝渠排放至瓦埠湖內,造成水源污染,現希望部門將養豬場予以拆除。 壽縣 大氣,水 部分屬實     經查,壽縣壽春鎮陡澗村村民鮑某爽、李某貴、張某文養殖生豬多年,此3家養殖戶均是參加壽縣2020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單位,養殖場糞污的處理利用經過縣畜牧服務中心、縣生態環境分局、縣新財政局等單位驗收合格?,F場存在氣味難聞情況,并未發現有污水外排現象。     壽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壽春鎮黨委政府、縣生態環境分局責令養殖戶加強豬舍日常管理,及時沖洗豬舍,清運糞便;定期檢查糞污處理設施是否完好正常使用;對堆糞棚內的糞便進行堆肥處理,降低臭氣濃度,做到達標排放。
7 LD202200724 群眾反映,潘集區夾溝鎮鴿籠村村民近期在村內泥河河面私挖魚塘,破壞河面環境,且影響生態發展。
潘集區 生態 屬實     經核查,由于泥河水位下降,夾溝鎮鴿籠村村民劉某在泥河岸邊灘地開挖,橫欄土壩,面積約50畝;楚莊村村民楚某華在泥河岸邊灘地開挖,橫欄土壩,面積約40畝。     6月23日,潘集區水利局水政執法大隊現場要求村民劉某、楚某華立即停止施工,并下達了《責令整改違法行為通知書》。
8 LD202200725 田家庵區八佰伴商場樓頂與金地置業寫字樓樓頂處,安置多部空調外機,每日運行時,器械轟鳴聲較大,噪音擾民嚴重,現希望部門督促整改,增加隔音板,降低噪音。
田家庵區 噪聲 屬實     經現場核實,該信訪件與第二十批受理編號LD202200688信訪件內容基本一致,田家庵區八佰伴商場樓頂與金地置業寫字樓樓頂處空調外機作業可能存在噪音擾民的現象。     屬地街道聯合田家庵區城管部門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分別要求商戶立即對八佰伴商場樓頂、金地置業寫字樓樓頂空調外機安裝隔音降噪措施。
9 LD202200726 群眾反映,近期中燃公司在鳳臺縣劉集鎮山口村南碼頭建設燃氣儲蓄站,其認為距離淮河較近,且淮河水域內存在淮王魚(淮河稀有魚種),故擔心若發生燃氣泄漏情況,將對水源造成嚴重污染,并且該儲蓄站距離居民區較近,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同時其表示中燃公司疑似存在未取得環評手續的情況下建設儲蓄站,希望部門予以查處。 鳳臺縣 不屬實     2022年6月24日,鳳臺縣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會同中燃公司工作人員趕到現場進行檢查。經核查,該投訴點位于劉集鎮山口村境內,該項目名稱為山口村LNG瓶組氣化站工程,建設地點山口村南港碼頭,建筑面積90平米,北邊距離民房16米,東邊距離民房15.5米,西邊距離民房20米。項目不產生廢水、固體廢物、廢液、廢油。目前工程正在建設地基,已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號:202234042100000012),該項目屬于《建設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屬于第146項 城市(鎮)管網及管廊建設(不含給水管道;不含光纖;不含1.6兆帕及以下的天然氣管道)中的“其他”項。
10 LD202200727 群眾反映,其2022年6月16日通過淮南市政務服務網“新橋環保窗口”一欄查看到壽縣壽春鎮“山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公示信息,但其對公示內容存有異議,稱該公司存在提供虛假信息及涉嫌倒賣項目的情況,望部門予以核查。 壽縣 其他 不屬實     經查,山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租賃壽縣陽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場地(位于壽縣炎劉鎮龍樓村),對原料進行破碎、篩分、水洗等工序,生產不同規格粒徑的砂石、石粉等產品,4月26日,壽縣生態環境分局分管負責人及新橋窗口審批負責人到壽縣陽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勘查現場,現場負責人有陽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某俊、山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齊某慶,現場明確山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租賃陽光建材公司4000平方米場地,具體位置四至,以雙方簽定租賃協議為準。6月16日,在通過專家函審確認后,壽縣生態環境分局新橋窗口進行了網上受理公示。公示期間,未收到與該項目公示內容有關的投訴。公示內容中的項目概況,來源于壽縣發改委文件批復和山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環境影響報告表文本,如產品、產能和生產線等。該項目按程序審批未發現存在提供虛假信息及涉嫌倒賣項目的情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