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報評論員:捕捉屬于中國資本市場的時代紅利

發布時間:2025-07-02 21:17 點擊數: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體:

捕捉屬于中國資本市場的時代紅利——百萬億市值折射A股市場深刻變化

本報評論員

7月1日,A股總市值連續第二個交易日超過100萬億元??邕^百萬億市值關口,不僅是A股市場規模的突破,更是改革紅利、價值驅動與資金認同共振的集中體現,為錨定高質量、突出強本強基的中國資本市場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

政策面,資本市場改革深化,釋放政策紅利;資金面,流動性持續充裕,提升市場活力;基本面,經濟向穩疊加技術突破,提供現實支撐……多因素共振,助力A股市場完成關鍵一躍。站在百萬億市值新坐標,回望近年來特別是近一年多來A股市場發生的深刻結構性變化,不難發現,百萬億市值的突破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從融資主導走向投融資協調發展,市場定位發生深刻變化。近年來,A股市場通過優化融資規則及完善分紅回購機制,推動投融資從單向輸血轉向動態平衡。融資端,與新“國九條”配套的“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引導資本向科技創新集聚,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夯實資本市場之基。投資端,打通卡點堵點,優化制度環境,大力推動“長錢長投”。2024年,全市場上市公司分紅達2.4萬億元,回購規模1476億元,均創歷史新高,遠超IPO與再融資總額。2025年以來,公募基金規模迭創紀錄,權益類ETF規模不斷提升,產品創新持續吸引“長錢”入市,形成“回報增、資金進、市場穩”正向循環。本質上,市場已從融資主導的單極生態,轉變為投融資協調發展的良性生態。

從“地產-金融”走向“科技-制造”,行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近年來,A股市場持續深化發行上市、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領域的適配性改革,優化制度和產品供給,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加快向創新領域集聚。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或高新技術企業;2025年以來,這一占比維持在90%以上。截至目前,滬深北交易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四成,科技產業加速崛起并構成重要一極。市值超千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業占比已從10年前的12%提升至27%。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傳統周期行業公司市值占比持續收縮,大市值公司的金融、地產屬性逐步減退,市場逐步從“地產-金融”舊邏輯轉向“科技-制造”新范式。資本市場在加力服務創新過程中,也促進了自身結構、效率和投資價值的不斷改善。

從“政策救市”轉向“制度穩市”,穩定機制發生深刻變化。近年來,監管部門通過完善退市機制、“長牙帶刺”執法及中長期資金引入,系統性提升市場內在穩定性。2024年,55家上市公司退市,刷新歷史紀錄;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592項,罰沒款金額153.42億元,為2023年的2.4倍;立體化追責體系加快構建,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筑牢投資者保護防線。央行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額度共8000億元,支持資本市場政策工具迎來重大創新;中央匯金公司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與社?;?、國資央企共同組成穩市“國家隊”,市場戰略性力量儲備不斷取得突破。從“應退盡退”到“嚴監嚴管”再到“長錢長投”,資本市場也從政策救市走向制度穩市,實現穩市機制建設的重要跨越。

市值突破100萬億元,標記的不僅是A股市場規模的擴張,更是市場生態和投資邏輯從周期主導向價值驅動的跨越,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與升級趨勢下的必然!

行穩方能致遠??赐獠?,美聯儲降息節奏等因素可能帶來擾動??磧炔?,部分板塊短期上漲較快,持續上漲離不開盈利增長的支撐。A股行進的道路上仍可能出現荊棘。眼下,更需腳踏實地、穩中求進,扎扎實實推動改革舉措落地顯效,在市場運行上體現“穩”,在激發市場活力、強化市場功能上體現“進”。

持續防風險,強化監管效能,筑牢底線。加強境內外、場內外、期現貨聯動監測監管,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有效性。更好發揮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用,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持續強實體,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固本強基。以市場準入和退出、上市公司監管的硬約束,倒逼企業聚焦主業、規范經營,以并購重組等激活企業價值創造動能,培育更多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加大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激勵約束,推動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優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強退市過程中投資者保護。

持續活水源,引導“長錢長投”,激活動能。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持續推進市場、產品和機構的全方位開放,拓展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加快落實2025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一攬子重點舉措,增強A股市場競爭力、吸引力。

在首次突破百萬億市值之際,A股市場迎來又一標志性事件——7月1日,禾元生物IPO申請通過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成為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重啟后首家成功過會的企業。

風物長宜放眼量。資本市場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創新的市場生態;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正加快涌現,技術突破有望造就若干個萬億級新市場;全球資本正經歷再平衡,中國資產的獨特戰略價值越發引起關注和重視……政策紅利、技術革命與市場生態重構越發形成合力,逐步為A股市場積聚系統性價值重估的條件。

因信心而投資,因信念而堅守,因信仰而收獲。我們相信,唯有堅守價值投資、擁抱創新主線,方能在這場價值重估與生態重構的歷史進程中,捕捉屬于中國資本市場的時代紅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